建五行属于什么?
“建筑五行”这个提法不太准确。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古典建筑以五行论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或者“中国传统建筑以五行说为其设计原理和理论基础之一”等,这种提法的要点在于中国古典建筑(传统建筑)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但西方现代建筑和后现代建筑的很多建筑师和理论家也深受中国哲学的影响(如列夫托洛茨基、路易斯康等),因此“建筑五行”这个提法容易让人产生误会,误以为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建筑师们也从五行中去寻找设计的灵感。实际上他们只是受到了中国文明的影响而已。
要理解中国古代建筑如何受到五行学说影响并不容易,需要了解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需要了解古人在建造房屋的时候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为了便于理解,我举一个例子: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曾谈到关于生死的问题,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矣;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章第十一节)孔子认为,人们对于道德伦理的认知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有的人天生就具有认知的能力(生而知之者),有的人通过学习和思考也能达到相同的认知水平(学而知之者)。处于这两种状态之间的是既不懂也不讨厌去努力学习的人(知之者)。而最有趣的是孔子认为最快乐的人其实不是上述三种人,而是“乐之者”——这些人对于伦理道德不是出于知识和学习的目的去理解它,而是在生活过程中自然生发出来去奉行它——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遵循着道德准则行事的人”。这种人其实已经超越了知识和学习的范畴,而达到了“修行”(实践)的程度了,因为古人是很重视“知行合一”的。
回到建筑和建筑理论上来看,中国古人在建造房子的时候也是把“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运用到建筑设计之中去指导施工的。
比如《史记》中记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阿房宫的故事,宫殿建成之后,有人告诉秦始皇说:“天禄兴,益发士卒。”(《史记·秦始皇本纪》)就是说,秦始皇兴建阿房宫这件事惹得天怒兵愤,应该增调兵力去修补天意。秦始皇听了建议,赶快派人拿着符节到军中命令大将王翦增调兵马,结果还没等王翦率领部队出发,秦始皇就病倒了,最后果然如预言一样亡于这次土木之行。
这里就用到了阴阳五行的相关知识:秦始皇这一次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属于阳刚之气,应该借助阴柔之气去弥补,否则就会招致天谴。而这个道理其实就是浅显易懂的阴阳平衡的知识。
再比如说,古代的城市规划也有讲究阴阳五行。《周礼·考工记》就记载着:“左祖右社,前世之威木也。前朝后市,前民后坟,左右环乐,内外邦畿,此五行之极位也。”意思是说城市的规划要参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做,这样才能确保城市秩序井然、阴阳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