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足五行属于什么?
“沐足”这个词可能有点老,现在都叫足浴。 中医里有“上医治未病”、“针灸治丑病”之说。 “不治已病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原文是:“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里的“治未病”就是指的预防保健,也就是平时大家所说的养生。
其实,中医养生最基础的内容就是防病治病。因为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天地在大环境中对人的身体结构和精神状态都有影响。所以养生的目的就在于调节人的精神和身体状况,使其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 而“沐足”就有着重要的养生保健作用,在医学典籍里就有记载。如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有“黑药子(乌贼骨)煎汤浴足,治脚气、脚气入腹作肿;清代《理瀹骈文》中说:“热水洗脚,胜吃补药……”这些都是对“沐足”的褒奖之意。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用中药熏洗双脚,可使血液循环加快,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还能通过经络系统调整脏腑功能,激发机体潜能,提高抗病能力,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我曾经在临床上给患者用过这个方法来治疗冻疮,收到不错的效果。
方法是:将50克干姜切成薄片,放入锅内,加少许食盐炒热,加入清水浸泡双脚,每晚睡前1次。
除了药物外,您还可以试试下列方法进行足部保健。
①按摩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脚心,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发热为止。此穴有清热凉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治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手脚发凉、大小便不利。经常搓一搓这个穴位,能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②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用中指轻轻按揉足三里,每次5分钟,每日2—3次。这个穴位可以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两个穴位之外,还有四个穴位需要特别叮嘱病人注意:
(1)昆仑穴:外踝后方,凹陷处。 (2)太溪穴:内踝后方,跟腱与胫骨之间。 (3)申脉穴:外踝下方,凹陷处。 (4)陷谷穴:第二跖趾关节横纹中部。 这五个穴位都具有舒筋活络、活血通络的作用,常用来治疗腰腿痛、足跟痛、下肢痿痹等症。
总之,“足”部健康很重要,“沐足”保健不可缺!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起来,享受“沐足”带来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