莯的五行属什么?

褚专诸褚专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字是生造出来的,属于“繁体字”和“异体字”范畴。 所谓的简体字就是新中国成立后推广的汉字简化方案中的一部分,这些字的书写简单、规范,而且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但是很多字都是生造出来的,并没有古代的字形作为依据(当然有些是有根据的)。比如“国”“国”,过去有“國” “圀”等写法,但现在已经统一为“國”了。 繁体字指的就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等古字。这些字在现代汉语中依然会使用到,不过因为书写麻烦而逐渐被简化了而已。比如说我们常说的“文章”二字在古代写作“文學”。

所谓异体字就是指两个或者多组汉字表意相同或相近,但笔画不同,音义也没有区别的文字,它们往往可以互相替代。例如“不”与“丕”,“从”与“遵”,等等。 现在新推行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异体字的认定进行了规定,其中明确承认了132个异体字,并规定在某些场合只能使用某一组汉字中的某个特定的字来表示——虽然我不是很理解这样的规定是怎么得出的——当然,现在异体字的使用已经比较少了,但在一些古籍中还会用到。 繁体字与异体字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因此一般是不轻易更改的,除非是在特殊情况下;而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之前使用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则是一批非常粗暴的简化措施,将非常多看起来没什么区别的字进行合并,这种做法遭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反对,也因此造成了相当大的社会争议。

回到本题来看,“莯”是现代人的臆造字,没有任何的文化历史意义,所以它不可能出现在任何正式的文件或者出版物以及正规的历史资料当中。这种随意的造词行为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不仅破坏了汉字的体系,也让现在的年轻人失去了认识汉字的机会。建议题主还是把这个当成一个无聊的玩笑吧。 另外补充一点知识:古人常常用同音字、异形字或者通假字来表示双关语,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修辞手法,在古典小说中非常常见,比如《西厢记》中“碧云天,黄土地,白云愁,黄土愧”——“翠屏山”的“翠”其实是“催”的通假字——“待月西厢下,迎仙客,佳人初见”里的“初”也是通假字。这种手法要真正运用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优质答主

莯字,读音mù ,五行为木,部首为艹,全字共计13画。该文字在《康熙字典》中解释如下: “莯”字音“mu”四声,本义是萌生、发芽之状; 《集韵》莫故切,音暮,草初生也。亦作“沐”。

从字形上分析,上面部分是一个类似树木的枝叶形状的象形字,下面则是在其下加一木字底,表示草木茂盛的样子。所以此字的五行应该理解为属木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