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有什么旅游景点?
1、弥河生态湿地公园 位于寿光市区东部,北起羊口港入海口,南至圣城街,西邻弥河北路,东临渤海路、农圣街,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2.49平方公里。 湿地公园规划构建“一核两环三带八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即以湿地保育为核心,分设休闲体验和生态科普两个功能环,形成弥河生态湿地文化景观带、滨水观光游憩带、农田生态观光带三条景观主线;规划建设湿地生境保护恢复区、湿地植物观赏区、湿地鸟类观测与展示区、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区等八个功能区。 湿地公园建设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实施湿地保护与利用工程、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和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工程,打造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示范点,为公众提供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野外野营等综合性服务场所,最终将湿地公园建设成为集“自然教育、科研创新、生态旅游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复合型湿地保护区。 2017年3月,潍坊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寿光市弥河生态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目前,公园已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2、蔬菜科技馆 坐落于弥河流域的寿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区内,总投资8亿元,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于2008年下半年全面开工,2010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 蔬菜高科技博览园由蔬菜科技馆、世界蔬菜种子博览馆和中国蔬菜之乡纪念碑三部分组成。馆内布展内容共分为蔬菜起源与发展史、中国及全球蔬菜产业、蔬菜科技信息、蔬菜新品种新成果展示和蔬菜生产技术五大篇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的蔬菜种植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国内外最新的蔬菜育种研究成果和生产技术,成为一座集展示、交流、研发、推介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蔬菜科研展示平台。 展馆自建成以来先后接待了中央首长朱镕基、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亚克·阿吉尔·德萨里先生,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先生等国际知名人士和省内外党政军领导来馆参观指导,并受到一致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栏目曾对蔬菜科技馆进行了专题报道,全国多家媒体也对场馆建设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 3、孙家大院景区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是当地富商孙姓所建的大院落,因此得名“孙家大院”或俗称“孙家花园”。整个建筑群南北长约560米,东西宽约470米,占地面积约26公顷,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1000余间,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大型民居建筑群之一。 孙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兼具北方宫殿之雄浑和江南庭院之灵秀。正房、厢房错落有致,雕梁画栋,曲径通幽,回廊相连;垂花门楼、砖木石雕、影壁照壁点缀其间,栩栩如生,气势恢宏,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作。园内林木葱茏,碧波荡漾,鸟语花香,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丛中,宛如人间仙境。院内现存多处碑刻,记载着当年孙家的繁华盛景和生活轶事,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里还保留着一些原始的手工操作作坊,如酿酒坊、豆腐坊、织布坊等等,再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 随着影视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孙家大院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此拍摄取景后,便成为著名的影视基地。近几年《闯关东》《赵氏孤儿》《兰陵王》等多部影视作品在此取材拍摄,孙家大院也因此成为备受追捧的热门景点。
4、文宗书院 文宗书院原是一座私塾学堂,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当时因战乱频仍,学校荒废,到光绪末年,仅有教室3间,学生不足20人,教学状况十分窘迫。民国初年,山东督军张怀芝捐资重建,增建校舍几十间,改校名为“寿邑公立高等小学堂”。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被日军侵占,成为军用马棚。新中国成立后,文宗书院改为城区第二小学,后又更名为圣城小学。 2004年,文宗书院作为重要的文物建筑被列入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又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历史资源,2012年底,当地政府决定投资2亿多元,在原址上重建文宗书院,将其打造成一所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主题博物馆。该工程于2013年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整体规划设计方案报批手续,正在进行立项等前期工作。 届时,重建后的文宗书院将作为一处开放性的公共文化设施,面向广大市民和社会免费开放,成为一个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文化场馆。同时,还将结合周边环境进行改造升级,把文宗书院周边区域打造成为文化街区,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现寿光悠久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