钹字五行是什么?
《广韵》《集韵》并音博,与锣钹同意,只是此物小,用竹篾或木头编成圆筒形框子,里面放铜片或者铁片子作为发声的零件。 按我的理解,这个字应该读bo(二声),并且应该是象形文字,就是取其形状相似之意。不过我怀疑现在使用的简体字“钹”是否正确。
1、现在的简化字“钹”从金,我以为有误。因为金文“钹”的字形下面并不是“金”。而且从金文的字形来看,“钹”是一个会意字而非形声字。
2、从金文的字形来看,“钹”的本义是指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而不是指像盘子的金属。我认为这里的“貝”是表示发音的构件。
3、《广韵》中“钹”字的读音为“博”,且注为“同‘鑼’樂器”。可见古代的“钹”即今天的“鑼”。那么按照汉字的规律,今天所有的汉字,除了极少数字外,一字一音,“缽”“簙”“箔”等等字都是如此。所以,“钹”也应该是一音多字。
4、从汉字的演变来看,东汉时期的“鈾”字和今天的“鈾”字字形相近,且都指一种金属元素。而“鈾”字的古字形则是由“釒”字和“尃”字组成的。我推测“鈾”可能来源于“尃”字。而这个字又和“貝”字有关联。于是我又想到“尃”的异体字“輻”(现在一般写作“辐”)。“輻"的字形上面是“車”,下面是“貝”。而“貝”在古代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就是指的“貝殼”。我把“貝”字旁的所有字都搜索一遍,发现只有“鈾”“輻”“缽”“礴”四个字有“貝”字旁。而其中“鈾”“輻”现在已经不再使用。只剩下一个“缽”字。再搜索“缽”字所有繁体字,发现只有一个“缽”字。这很奇怪,因为这正好和简体的字形互相对应。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字应该是这样写的“缽”。但是我搜了一下“波”字,发现它的异体字“陂”“濱”等字都带“貝”字旁,并且这个字和“缽”的繁体字一模一样!也就是说现代的“波”字可能是“缽”字的异体字。
5、既然上面的猜想被证伪了,那只好回到原点,重新思考这个问题。“钹”应该是一个形声字,“貝”是标志意义的符号,发音的一部分;“博”是声音的标记。整个字形相当于告诉人们,“贝”发这个音的时候,它的样子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