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五行指的是什么?
外五行就是:东、西、南、北、中; 内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脾胃); 中医用五行来表示人体的器官,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心属火,在卦为离;肝属木,在卦为震;脾属土,在卦为中;肺属金,在卦为兑;肾属水,在卦为坎。五脏之中,除肾以外,各脏皆有其相应的脏腑生理功能,同时这些功能又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五劳所伤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现代医学中的疲劳综合征。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肾主藏精,若劳伤过度,则导致上述功能下降,出现精气不足,血气亏耗,进而引发全身各系统的疾病。 《黄帝内经》指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法于阴阳”是说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 预防五劳所伤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适时放松身心,避免过度劳累。
外五行是指五音或五色。“宫商角徴羽”称为五音,宫指五行中的土,商指金,角指木,徴(zhǐ)指火,羽指水;“黄青赤白黑”称为五色。风水术语中说的外五行指的就是这五音和五色。
五音又分为五声,分别为:宫声厚重温润如黄钟,属土,象征高僧、宰辅;商声铿锵清亮如太簇,属金,象征武将;角声洪亮圆滑如姑洗,属木,象征文臣;徴声清静和雅如仲吕,属火,象征文士、举人;羽声宽大深沉如蕤宾,属水,象征僧道、舟车。凶者浊重滞哑刺激如破木、折竹、裂土、折金、水沸等响。
五色分为吉凶二色,吉色为五色带光且明净而调和,凶色为五色无光如败腐、浊污。吉色又有上中下三品之分。上品颜色如黄金之光、星之光、日之光,象征出皇帝、宗贤、大德高僧;中品颜色如紫檀、白璧、丹砂,象征出王侯、公卿、文士;下品颜色如紫石、蓝田、绿玉,象征出有道之士、巨贾大商等。五色在山峦上若为黑色象征贵而有寿,白色象征大贵大富,青色象征寿而贵,绿色象征富贵双全。
五声与五色常作为判断富贵气的依据,在水口、城门、屋门、穴场等处听到或见到者皆为“得气”,若为吉气兆则象征诸吉,若为凶气兆则象征诸凶。如在水口听到“宫商角徴羽”五音皆全者,象征五福齐全,得一音或两音者,只取一福或两福。若听到商徴二音,一在左边岸上一在右边水内,则分别象征左边出大将右边出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