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如何辅导孵化企业?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很宽泛,我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从客户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企业都是商业银行的客户(至少存款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的企业都应该受到银行的“服务”。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客户定位的不同,导致其真正服务于的企业客户其实是相对比较少的,也就是常说的“重点客户”或者“VIP客户”,这些企业的信贷资金、融资需求大多都能满足;而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虽然也是企业,但是在很多银行眼里,其实只是“准客户”或“潜在客户”,因为这些企业规模较小,财务制度不完善,还款能力偏弱,贷款风险较高。
那么既然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在银行业里并不是真正的客户,为什么一些商业银行还要费尽心力去服务呢,难道就是为了完成指标完成任务么? 其实不然,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虽然没有成为银行的“VIP客户”,但是他们的存在却非常重要——
一是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二是能为银行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息收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商业银行还是要全心全意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只是这种服务更像是一种“家长式”的服务,即银行不仅需要用心服务好这些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还需要将这些企业管教好,规范经营,合法经营,按时还本付息,这才是银行最期望看到的优质客户。如果企业融资需求较大,则可以通过增加授信额度的方式满足;如果企业临时性出现了偿还困难,则可以适当予以展期续贷;如果是企业长期性出现亏损,还本付息困难,则可以考虑通过法律诉讼等方式回收不良资产,防止银行损失扩大。
当然,对于少数确实无发展前景,经营困难,还款无望的中小微企业,银行也要及时止损,通过法律诉讼等途径收回本息,维护银行自身权益。
银行对企业辅导孵化不是万能的,但是银行对企业辅导孵化是必要的。银行对企业孵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搭建银企信息沟通平台。在科技企业创业初期,其财务和管理一般比较粗放。通过举办培训班、编撰金融知识手册、银行工作人员上门辅导等途径,为企业提供管理培训和指导支持,使企业逐步熟悉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其在会计核算、信贷业务办理等诸多方面行为,并通过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改善财务状况,从而达到符合银行贷款管理要求的目的。
(2)搭建企业股权改造平台。创业初期的科技企业普遍存在产权不明晰、股权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为企业提供包括产权登记、评估、托管等在内各类产权中介服务,促使企业明晰产权,规范股权制度,完善股东出资程序,为今后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奠定基础。
(3)搭建企业营销平台。创业初期间科技企业缺乏有效的营销途径。通过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参加各种产品交易会,并提供参展贷款,或者给予一定的展位费和宣传费补贴,扩大中小企业产品知名度和销售渠道,进而推动销售规模的扩大。
(4)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与高校、中介机构及大型跨国企业等机构开展合作,通过组织专家委员会为企业把脉,定期举办新技术推广讲座,举办项目推介洽谈会,推荐企业到大企业集团“贴身配套”发展等,为企业发展注入技术要素和外部资源,实现“抱团”成长。
(5)搭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支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利用网上交易平台拓宽采购和销售渠道,并且以数据集中网络系统为依托,为企业提供代发工资、异地结算、代收货款等金融服务。此外,还可以整合政府公共服务、大型企业购销资源、中介服务机构、物流信息平台等各类生产性服务资源,为企业量身定制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建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构筑“一站式”服务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