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怎么看五行的?
汉字怎么看五行,这个问题其实有点无解。 汉字的偏旁部首里似乎没有直接表示“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字根。 但问题是谁能保证汉字创建之初就没有考虑过五行的问题呢?谁又能保证汉字里没有隐藏着五行元素的字根呢。 所以后来的人研究《周易》发现“上乾下坤”是“天地交而万物通”,认为“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是生成万物的基础。又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阴阳交替”“乾坤倒转”的现象,所以古人就尝试着把这种阴阳观念引入到文字里面去——这就是“男左女右”的开始(左侧为阳右侧为阴); 古人还注意到,一年之中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于是又把这种理念引入到了文字中,所以就有“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相生相克的文字。还有以“金”为建基的文字,比如“钅”旁的字绝大多数都是金性文字。再比如从“月”之字大多与女性有关联也是基于阴阳的概念设计的。等等…… 而这些理念的形成根本就不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的认识基础上的,完全是《易》学理论以及中医的理论体系。
如果题主非要深究,我个人建议你可以从两种角度来切入思考:其一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其二是从道教文化的角度来看。 现在汉语大字典收的字基本都是正规汉字,但一些民间自创的字却不一定具有普遍的代表性。所以假如你从语义学的角度切入点,那么最好找一本比较全的字典,翻到有关于五行的篇章,然后逐个查看字形的构成,看看是否有的字包含有特定寓意性的笔画或偏旁。
如果你是从道教文化这个角度切入,那么最好找本道教经典,如《抱朴子》之类的书,里面会详细讲述金木水火土是如何对应五脏五官六腑的,当然也会谈到如何运用这五种元素的特性来养生和治病。你只要按照里面的理论一一核对文字所包含的象形元素即可。 PS:其实中医也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医学体系,所以中医典籍里往往也渗透了这方面的思想。只要你看得进去了,在中医书里也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