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城市排序原因?

淳于浩子淳于浩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各个地方对天气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相比偏远地带对天气的关注度自然高很多),考虑到用户数量的问题,先确定几个最重要的地方来发布天气,然后根据这些地方的用户关注度以及距离远近等因素来调整其他城市的先后顺序。所以,同一个省份甚至同一个城市内的天气预报顺序可能有误,比如北京,市区的和远郊区的天气情况就不一定在同一个页面里(因为不同区域对温度的敏感程度相差很大,郊区可能气温偏低,降雨降雪概率都比城区要高一些) 其次,某些地区由于气候特殊性,不同地方的天气变化节奏差异比较大,比如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和四川盆地的天气变化就有着明显的时间差,如果在首页上展示这两个地方的明天天气,很有可能造成两个地区温度预测值相差一天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软件应该可以设定一个时间差值,在时间差范围内,按照当前地区温度来预测未来天气。不过,一般需要用户手动设置的区域都是较长时间范围内的平均温度,这种短时间内的温度误差应该会被平滑掉。

最后,不同的气象学对于同一种天气现象的定义为不同的,如晴天,我国传统气象学上认为晴天的定义是晴天或有云无雨,而现代气象学的晴天的定义则是晴朗且无云。如果使用现代化气象学定义的话,某些看起来好像是阴天的地区其实应该属于晴天,而有些确实是阴天的地区却被归类为多云。当然,这些气象学上的不同定义大多会有对应的环境特征,如是否出现雾、是否有海雾等,只要不是凭空捏造的天气现象,它们的出现是有客观依据的。

冷骞冷骞优质答主

在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业气象台台长朱定真的博客中,对“中央台预报大城市靠后”这一说法作出回应。他表示,除了遵从东向西、海向陆等人们看天气预报的思维规律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按预报准确率排的,比如前两天的大雪,在有些大城市出现的时间和量级上就与预报相差较大,往后排可以减少被“打脸”的几率;二,就是被一些网友吐槽最多的,是按照广告价格排的,价格高的排前面,低的排后面。朱定真表示,不排除后一种可能,并反问:“难道你觉得中央台的天气预报是公益的?”而朱定真所说的这种情况,应该也是包括全国大部分有天气预报播报的电视台都有的行为,而广告价格高一些的,除了我们熟知的京沪这样的一线城市外,还有当地知名企业的总部所在城市。

实际上,无论央视还是地方台,天气预报中播报的“大城市”都有一个“广义概念”,也就是并非一定按照常住人口、城区面积这些指标来考量,更贴近大家说的“大城市”说法的,通常被称为“特大城市”,按照目前国家的指标体系标准为城区常住人口500~1000万,按照目前的数据,全国仅8个,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仅有北上广深4个,如果按这种统计方法,一些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都远没达到大城市的指标,有的甚至是连100万都不到,但是,出于天气预报和广告的综合考量,在这些地区的本地天气预报中,往往会将本地与一个或几个非本地的大城市一起放在前几位来播报,除了“打广告”的因素外,这些非本地区的被播报城市,也大多数是这些城市所在省区的省会或中心,比如,山东省各地市的天气预报,除了本地区外,往往还有“济南”在重点播报之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