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涩性是什么意思?
涩性胶皮的特点是出球速度慢,但旋转变化多。由于这种胶皮颗粒粗犷,不易打磨得光滑,因此其摩擦效果不稳定,前冲力弱,对来球的判断比较模糊,因此适合配和较稳定的反胶或正胶海绵胶块。同时由于其颗粒粗糙,因此可以随意更换海绵的硬度,以适应不同打法的需求(比如直板快攻型选手往往需要更软的胶皮搭配,而横拍弧圈型选手经常搭配稍微硬一些的海绵)。
因为颗粒之间的间隙较大,因此涩性胶皮不易滋生细菌,不容易发霉变臭,日常维护较为方便。 缺点就是击球时的声音非常沉闷,不如粘性胶皮的“噼啪”声那么清脆悦耳……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市面上已经很难买到新的涩性胶皮了,大多数专业运动员也早已改用粘性胶皮。现在网上还有一些商家打着“原装进口”“日本原产”的幌子卖着假的涩性胶皮,还请朋友们擦亮眼睛,注意分辨。
在乒乓球发展早期,并没有在球拍上涂抹胶水的习惯,使用的球也比较软,所以在使用中容易产生旋转,也就形成了所谓的“涩性”。现在使用的乒乓球变硬了,加上在球拍上粘了颗粒胶皮后,为了保持与早期相同的旋转产生效果,所以在胶皮使用前要涂抹胶水,以此来保持球拍的涩度,这样的球拍粘性大,摩擦球的效果就好,产生的旋转也多。
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海绵的运动员,一般要保持胶皮的涩度,所以需要经常上网或涂胶水。一些直板快攻或横板两面弧圈打法的运动员,要在一块海绵胶上加强进攻,一般使用“光板”,或在胶皮干透后再使用,甚至使用快干胶水,来保持拍面一定的光滑度,这样打出去的球速度比较快,落点比较长,在击球时容易发力,而另一方面,胶皮比较光滑后,其旋转上就显得差了一些。在我们实际训练中,经常要求初学者使用有涩性的球拍,目的是为了使他们提高拉出旋转的能力,增强对旋转球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