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人为什么生肖?
“生肖”是一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与古代天文学、数学密切相关. 东汉时期的王充在《论衡》中阐述了十二生肖的由来. 他说古之人民,见天上北斗七星,斗柄上四星排列的形状像虎,就将其命名为“白虎”;又见北斗七星前导的六颗星排列形状如鼠,就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子鼠”;接着在北斗七星之后,看见有七颗亮星排列成一条弯曲的弧线,犹如蛇形,就取名为“丑牛”“寅虎”“卯兔”以此类推直到“亥猪”,最后把北斗七星重新命名为“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等12种动物来给它们命名,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生肖”之说。
到了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象数二》中进一步考证了这套命名的来源.他引用了唐代段公路所著《北史·西域传》中的记载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大意是说在古代西域有一种外国传来的“土兽”(指天文钟),这种“土兽”能显示年、月、日的变化和节气的交替.它每天从子时至亥时各走一圈,分别对应现在的十二地支.每隔三年就循环一次,周而复始.这种“土兽”上的文字是古印度文,但表达的意思却跟我国古籍中记载的“天开十二辰位造命”说法完全一致,由此可见这种“土兽”可能是来自印度的“占星术”,而这种“占星术”所使用的计时方法跟《论衡》中所载的“生肖”说几乎相吻合!可见“生肖”一说来源于古代的“占岁”(通过观察天上的星星来预测年景)是十分可靠的。 至于“占岁”的方法则是以“星宿”为单位的,古人将“虚”“危”“室”“壁”四宿合称“西官四宿”,认为它们是观测“星宿”的最好标志,同时它们也有各自的方位象征,即“虚日鼠”“危月燕”“实月羊”“房日兔”。这正好符合《礼记·月令》中所记载的季节交换时的天地之象:“孟秋之月,日在翼,昏虚中,旦危中。仲秋之月,日在虚,昏危西,旦危东……”以此作为四季更替的参照系,再结合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八个节气,就可以很准确地推算出任何一年的立春之日。
另外,在《春秋繁露•四夷百蛮》中还提到一种更精确的测岁法—“十二辟卦”.它就是以农历十二月为周期,每月取一个卦,一年共得十二个卦,每个卦由六爻组成,而每一条爻又代表了十天的意思,共计三百六十天,四年一循环.其中初卦代表春季,下卦代表夏季,中卦代表秋季,上卦代表冬季.每一卦都含有24节气,这样就把农历年和二十四节气联系在一起了.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节气非常准确,至今仍然被使用于农历的计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