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五行中属什么?
关于“石”的阴阳属性,古书有记载 “凡石之属皆阳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阴中有阴,故曰牝,牝者,地也(《礼记·月令》) 郑玄注:“谓土也;土有阴阳,故曰牝牡。” 可见,“阴”是相对“阳”而言,即指没有生命、没有运动、静止、晦暗、滋润、濡泽、肥沃等性质或状态,因此“阴”含有阴性、阴性物、阴中之阳、阴极之阳等意思。 而石头属于自然界中的静态物质,其质地坚硬、致密,没有生物存活在里面,符合“阴”的定义,所以“石”为阳中之阴、阴极之阳。
在五行的相生关系中,“火生土,土生金”(《承气汤证》),“木生火,火生土”(《五脏生成篇》)。 从上述理论推出“石”的生克关系为“金生水,水生木”(《金匮真言论》),“土实火炎,母病及子,心火炽甚”。 从“石”的阴阳偏性还推导出它的耗损方向,“阳尽枯焉”(《素问·五常政大论》),所以“石”可耗损人体阳气,出现阳虚症状。 再进一步,从“阳中之阴”“阴极之阳”的特性还可得出“石”的性质偏于寒,与热相宜则形成寒水,寒气凝结,从而形成湿,湿气凝聚便成浊,如此等等,都是“石”耗损人体阳气的具体表现。 所以,中医用温补肾阳的药物来治疗肾阳虚引起的阳痿,其中的原理不仅在于补阳,而且还在于缓图缓进,避免火盛伤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