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选择英国?
17世纪之前,亚洲东部是一个整体-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都属于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或影响范围;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则存在大量中国移民。1644年满族入关后建立清朝,开始将这个版图内的东亚各国作为自己的藩属国,形成“朝贡体系”。
当时欧洲处于宗教纷争和英明君主专制的动荡时期,远不如中原王朝稳定,因此与东方的交往主要集中于东西方海上贸易和西方来华传教士队伍。随着荷兰、英国等西方殖民者入侵东南亚,打破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宗主权,清廷与欧洲的交往也由通商转向了禁海及抗英斗争。
1839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随后法国侵占了越南北部和老挝等地区,并在越南南部建立殖民地,逐渐将云南和贵州南部包围起来。
法国的野心并没有就此停止,1856年再次发动对华侵略战争,企图占领广西和广东,进而夺取台湾和澎湖列岛。然而这次他们遇到了更强大的对手—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的革命风暴席卷南方各省之后,又连续多次击败清军和洋人组成的联军,使外国侵略者不敢轻易进犯。1860年后,太平天国运动逐渐走向没落,而英国却开始了对印度次的殖民征服。
为了对付阿富汗人的反抗,英国人使用了大规模炮击轰城和细菌战役(阿丹尼布病),给阿富汗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尽管阿富汗人的抵抗十分顽强,但终究无法阻止英国人的步伐,首都喀布尔沦陷,阿富汗王室流亡。 面对强悍的蒙古人和阿富汗人先后溃败,中国人开始意识到洋人的蛮横和凶悍。如果再不采取强硬措施,那么数百年以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中国文明就将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此时正逢太平天国灭亡,湘军与淮军割据一方,李鸿章等地方军阀势力崛起,为了遏制地方势力的膨胀和洋人的威胁,清廷终于下定了武力夺回香港的决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大清帝国海陆军两兵种全输给了日本,但是香港的英军却被震慑住了,不敢贸然出兵攻击刚刚惨败的清军。
就在清帝国的武备废弛的时候,另一股势力正在兴起—辛亥革命派。在他们的支持下,1912年1月1日向英王乔治二世递交了废除满清帝制,建立民国的宣言书。这令刚登上政治舞台的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
为了进一步控制民国政权,英国联合美日等国家迫使袁世凯接受《五洲协约》,将华北的利益全部交给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分割。同时,英国还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培植和扶植北洋军阀势力,将张作霖和小军阀奉系的力量迅速扩张起来。
1925年当广东革命政府准备北伐之时,英帝突然决定干涉,命令驻粤海军封锁广东沿海,阻挠北伐进程。对此,中共率先发出号召,提出“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领导工农群众进行反帝斗争。
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全国反帝情绪高涨。在英国殖民地新疆,国民党先遣连乘火车前往兰州,途中遭到暴乱,炸毁了铁路,袭击了列车。
在西南和西北各地,都爆发了反对英国控制的亲日政权的游行示威和抵制外货的运动。正是在这种国内外的严峻形势下,英帝不得不重新考虑在华利益,遂同意国民政府提出的取消领事裁判权和修改中英旧约的要求,签订了新的《中英旧约废止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