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如意五行属什么?
《易传》中,将五行分为“五行”和“五味”两个系统,与“五色”“五方”“五季”共同构成“五脏”等五个范畴。 《尚书·洪范》云:“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若厥志不行,朕乃遗汝,有猷为之臣焉。曰思曰爱,惟慈安简,用咸惟建,纪于厥府。”此处的“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行为(或说性状)。这种解释为五行学说的起源找到了文献依据。
至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对五行做了完整的阐述:“天地之间,非只有五行、五事也。而谓五行者,取其有序,莫能相夺。犹人身上有五官,不可移转;手有五指,不得增减。故五行者,如人之有五脏也。”这里的五行已经具有了现代五行学说中“相生相克”的含义。 而现代的五行学说则是源自于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的形成。明代万历三十八年,李中梓著《周易发明》,在其自序中,首列“五行生克”;清代康熙年间,徐樾著《先天五行》,以“阴阳”分“五行”为“阳木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阳金阴金”“阳水阴水”;
同时,他还提出了“五行连环”说,即“木火土金水”的生克顺序。这些内容都被收录于张允登所撰写的《京氏易》之中。自此之后,人们普遍以“阴阳五行”作为易学研究的出发点。 那么,根据上面对“五行”的定义进行梳理,可以发现:
1.“五行”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事物的五种性质或状态;二是指这五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相互生的关系。所以,从哲学上讲,“五行”是一种“矛盾”,即由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的互相作用而形成的新的物质形态。
2.由于阴阳是宇宙中两种最基本的动态力量,当我们将阴阳引入到对“五行”的解释时,就必须先给“五行”界定一个“阴阳属性”。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传统理论认为“五行阴阳俱备”或者“阴阳相冲”。这种观点比较接近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但是,如果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待“五行”这个问题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上面的说法显然没有完全抓住问题的实质。因为,“阴阳”仅仅是“五行”内部两种不同性质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必须是相对而言的。否则,“阴阳”就失去了意义的边界。所以,真正应该说的应该是:五行阴阳不相冲。这就是说,在“五行”的系统中,每一个项目都拥有自己的特殊内涵,这个内涵就是它自己在“阴阳”上的属性。当它们处于“相生”或者“相克”的状态时,阴阳之间的这种特性才会显示出来,并且最终表现为特定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