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在五行属什么?

红媛子红媛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卯”的五行应该是“木”,而不是“火”! “卯”是十二地支中唯一与“甲”和“乙”相同的字。 《尔雅·释动物》中提到:“兔,牡曰菟,牝曰卯。”郭璞注:“今人谓之兔儿也。”可见“卯”指的就是兔子,而古人观察发现月亮的形状就像一只兔子,所以用“卯”表示一个月的开始。 但人们一般认为“卯”指的是兔子尾部的毛发——兔毫。 将“卯”与“兔”联系起来的是汉字结构。因为汉字是一串笔画组成的,而在古代的书写工具中,毛笔是最常用的。我们现在的“卯”字是简化字,写成“月兔”形,而古代的字通常是由若干笔划构成的复杂图形(如下图): 所以看到“卯”字的繁体字形态时,容易让人联想到毛笔尖形状的兔毛。

正因为如此,“卯”被古人附加上了很多象征意义非常丰富的属性: 由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可以看出,“卯”像一只手拿着一根弯曲的柱子,有学者认为这个柱子就是手杖或者旗杆,因此“卯”有“开始”“起点”“标志”的意思。 “卯”还是阴历的名称(正月也叫孟春、卯月);还是星宿名(娄宿)和节气名(惊蛰);还指代双关隐语(卯言);甚至是一些事物的别名(卯草、卯茶、卯酒等)……

可见,“卯”是个含有特定意义的符号。 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卯”其实是一种古老的计时仪器。它由两根垂直的杆子中间连接一根横杆组成,很像现代的钟摆。当钟摆动起来的时候,上面显示的时间就随着移动了。这和我们现在使用的钟表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钟摆的摆动速度受温度影响会变化,所以要做成针状指示时间。而现代钟表的基础理论就是基于钟摆的等速运动规律建立的。 这种原始的计时不难想象,它是如何从计算时间发展到计算时刻的。而正是由于它的精密性,使人们逐渐忽略了一分钟到底包含了多少个瞬间。

司佳函司佳函优质答主

在我国古代,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计时、计日、计月、计年,天干有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相对应地支十二个,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天干、地支合在一起用,先以天干的“甲”配上地支的“子”开始,后面依次分别为“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一直到“癸亥”后结束,正好是60个数,在下一轮时又从“甲子”开始,周而复始。

子为水,丑为土,寅为木,卯为木,辰为土,巳为火,午为火,未为土,申为金,酉为金,戌为土,亥为水,五行是指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是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哲学认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