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谁担当?
说到中国足球,首先想到的就是国足,但是今天不说国足,说另外两支队伍-中乙和中冠 先说中乙 去年开始,中乙联赛出现了上海申鑫和武汉光谷的分裂,两队分别占领了一座体育场,并陆续从其他球队手中购进了不少队员,武汉队实力大增,以超班的实力冲到了中甲,而上海队则一蹶不振,最后几轮甚至输给了四川和浙江,排名下滑至第三。 今年两队继续分据两个赛区冠军,而上海更是引进了曾诚、孙祥等强援,实力之强已经远超中超,虽然最后一轮他们都没能取胜,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另一个崛起的队伍出现了——青岛黄海!
黄海的崛起不是偶然,因为他们拥有这个赛季中超唯一的外国主教练,而且从夏训开始就一直坚持外教带队,所以成绩上明显区别于其他中超和中甲队伍,在最后一轮中,他们竟然击败了全华班出战的恒大,从而一举夺冠,成为首支拿下职业联赛冠军的青岛队(之前是业余联赛)。 而另一面,中乙的升降级规则有了调整,中甲最后两名直接降入中乙,同时中乙前两名直接升入中甲,这样的规则不仅破坏了中乙的均衡性,也让中乙球队失去了奋斗的目标,现在两支升班马还没有走出沉沦,而老牌劲旅如厦门、银川和苏州等纷纷降级,让人不禁感叹,一切好像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再来说中冠 中冠的水平一直不高,经常出现一场比赛一个进球的情况,当然这是相对中乙和中甲而言,中冠分为南北赛区,每个区的前三名进入总决赛。本赛季的北分区可谓是一匹黑马的专属地,谁能想到最后冠军竟被一支由兼职教练执教、球员多为业余爱好者组成的队伍获得呢?南区的争夺本来非常激烈,最后却上演了一出“王子复仇记”——以往都是大魔王欺负弱鸡,这次终于有一个弱鸡站出来把大魔王拉下马。
目前中国足球有四支球队在为亚冠联赛进行备战,分别是广州恒大、北京国安、上海上港和山东鲁能。四支队伍中,除了鲁能之外,其余三支都已经在征战亚冠联赛。根据中超球队的亚冠成绩来看,广州恒大是亚冠赛场表现最为强势的中超俱乐部。而在恒大拿过亚冠冠军之后,上港和国安两队也在努力为了冠军而战。
从国内联赛的影响力和实力来看,鲁能其实还是排在前三位的。虽然鲁能和国安、恒大、上港这三支球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鲁能的实力在亚冠层面还是有一搏之力的。所以,鲁能是中超四强中表现最差的俱乐部吗?其实不然,之所以鲁能会给人有“拖后腿”的感觉,关键还在于鲁能自身特点所限。
山东鲁能泰山队作为中国足球的百年俱乐部,球队文化根基深厚,同时鲁能的青训实力有目共睹,其青训出品数量和质量在国内傲视群雄。但是,鲁能俱乐部因为青训成绩斐然,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导致在引援方面,鲁能一直不敢太放的开,同时,在外援引进方面也更偏向于中生代和中老年外援。而本土球员,鲁能更敢于引进年轻本土年轻小将使用。
在中超各队豪购大牌外援和超级本土球员的前提下,鲁能的“小家子气”确实会让球队的实力受到影响。但是,鲁能在亚冠赛场,特别是跟日韩球队的竞争中,还是有着独特优势的。像恒大的保利尼奥和塔利斯卡、上港的奥斯卡和胡尔克、国安的比埃拉和奥古斯托,都是当打之年的球星,所以在个人能力和团体协作方面有着先天优势。而鲁能和这些对手比,确实会感觉到一定的差距。
尽管如此,鲁能跟日韩俱乐部比,还是有着一定的心理优势和实力上的优势。日韩俱乐部在对待外援问题上和鲁能的思路非常像,在使用外援方面更喜欢使用“中生代”甚至“老年”。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无论鲁能的成绩如何,在亚冠赛场上,鲁能都应该担当重任。特别是在小组赛碰到日韩球队之时,要抱着“保平争胜”的必胜之心面对日韩球队,而不是认为日韩不输给我国俱乐部是理所应当。
当然,在对阵澳超球队的时候,鲁能更不应该放弃争胜的机会。而鲁能真正的试金石,应该是在淘汰日韩澳俱乐部之后,跟中超兄弟兵戎相见的时候。那个时候,才应该是鲁能全面开花,拿出豪气和气势,与中超兄弟一较高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