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五行中属什么?

牧育红牧育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起源》 (一) 五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伏羲氏时期。 伏羲氏始造八卦,一太极生二仪[1],而阴阳之分,以方位决定——阴顺行,阳逆行;二者结合,产生八种组合:坎离震兑艮坤乾巽。 此后,神农氏尝百草,定东方为木,西方为金;轩辕黄帝立国,以正东为木,正西为金。炎黄子孙延续至今,“木火土金水”的五行观念深入人心。

其实,这里的“木”、“火”等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木和火,而是一种符号,用来表示不同的能量属性。 (二) 西周宗法制下,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家族世袭统治,被称之为“五行相胜”。《书·洪范》中有五行之序: 金生水,水克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所以排第一。

然而从周的衰微到秦的一统天下,这种秩序被打乱。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五行相生相克”纳入儒家理论体系,定为一尊。 “木”代表东方,是春天,生命力旺盛,生长力强。然而“木”的生长必须有“火”的冶炼、“土”的栽培;否则就会泛滥成灾。 所以“木火土金水”不仅是四季顺序,也代表了五脏功能,还喻示着人生旅途——出生成长,经历中年危机和夕阳晚景。 五行相生相克,在个人身上,表现为心态平衡;在政治生活上,则体现为各得其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三) 东汉王充著《论衡》提出五行相须说: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月常明,星光不灭,万物常在,无有生死……五行之气,运转不停,互相依持,无有偏颇。”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兴起并得到发展,五行学说被纳入道教养生思想之中。晋代道家学者葛洪在《抱朴子》中指出:“木形之人,其性勤劳;火形之人,其性宽博;土形之人,其性忠厚;金形之人,其性严毅;水性之人,其性柔婉。”

同时,他提出了五行相制的规律: “是故劳心伤胆,脾病生于土;躁怒烦惑,肝病生于木;忧郁畏生,肺病生于金;精竭血燥,肾病生于水……若五行气不协调,四时不相称,则百病萌生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