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凛冽是什么生肖?

边书正边书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马,风从北方来被称为“北风”,《汉书·礼乐志》“迎气于六合”李贤注引东汉王充 《论衡》曰:“冬至阳生,白昼最长;夏至阴生,白昼最短。”又引晋崔豹《古今注》云:“冬至阳气应尚微,不可得而用,故祭天以牛也;夏至阴气微尽,可以得而用之,故祭地以牛也。”又引三国吴国郎撰《广韵》日:“冬至祀天,夏至祀地。”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汉代之前人们是在冬至祭天的,夏至祭地的。唐朝的祭祀日期与汉代不同,据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唐代杜审言诗“春分拜扫悲团转,秋分朝宴欣团圆。冬至阳生春又来,此时礼献皆恭虔。”可知唐代是在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冬至祭祖。宋代时因承袭了唐代的节气时间,所以祭祀的时间也是按照唐制执行的。到了明清时期又恢复了汉代冬至祭天的惯例。

以上都是正史中对祭祀时间的记载,但是正史中也有记载与习俗不符的地方,比如明代嘉靖皇帝因为信道教的原因曾将元宵节改在了八月十六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等等。这些特殊的情况都被后世的历史学家们当做是“历史事实”记录了下来并加以考证。但实际情况可能没有这么“严谨”,明代初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规定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然而民间却是另有一番情景。

据明代刘侗、于奕适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北京地区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清明扫墓(此处应与唐代习惯相符),而五月一日的劳动节和十月一日国庆节却“民间亦各相率祭产”(这里应该反映了劳动人民自己的节日)。

再结合清代顾禄的《清嘉录》中的描述“立春前后,俗云立春土地公公生日……旧俗利用彩纸扎成春牛,由一人扛着,以示春耕开始……”可以看出在明代及清朝初期民间都是按照“立春祭土,清明祭坟”的方式来举行祭祀活动的。那么为什么到了明代中后期又出现了与官方制度相符的情况呢?我觉得是因为市民阶层的扩大,明中后期商人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地位不断提高的结果。士绅阶层为了与商人区分开来,表现自己的尊贵,故意选择与官方制度相符的活动时间来表示自己是尊贵的“文明人”。于是清明扫墓变成了“踏青”,冬至祭天变得有序而有规。那些“卑微的劳动者”被彻底赶出了祭祀的大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