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分别是哪些?

璩子与璩子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2个动物,对应着12地支,而每一个地支都有一个相对应的肖象。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这十个天干中甲丙戊庚壬属阳木,乙丁己辛癸属阴木; 寅卯辰亥子丑属阳土,申酉戌未午未属阴土; 甲乙丙戊庚壬属阳火,丙丁己辛癸属阴火; 寅卯辰亥子丑属阳气,申酉戌未午未属阴气。 在一年之中,立春惊蛰之后卯月便是寅日,惊蛰是阳历3月5号左右,所以此时便是一年中第一个寅日;立夏芒种之后午月即是巳日,芒种是阳历6月5号左右,所以此时便是全年中的第二个巳日...冬至小寒之前丑月便是子日,冬至是农历12月8号左右,所以此时便是全年中的最后一个子日。

古人根据这种顺序把每一个节气的“当天”以及前后若干天分成三份,用天干表示,也就是把每一节气分成了“节令”“中气”和“末气”。这样就有了二十四节气物候历法—— 立春惊蛰春分谷雨立 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谷雨立 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大雪小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 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重阳节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春雨雨水惊蛰春分清明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寒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立夏…… 一共72个。每个节气15天,计108天,加上中气和末气3天,一共111天。这恰好和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即一个回归年)114天相差3天。这就是古人制定这个历法的妙处!

滕丰懋滕丰懋优质答主

第一,鼠;第二,牛;第三,虎;第四,兔;第五,龙;第六,蛇;第七,马;第八,羊;第九,猴;第十,鸡;第十一,狗;第十二,猪。中国人选用十二生肖来记年,其根据来自天文学中的“十二次”十二次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划分的天体赤道附近黄道(太阳在星空中的视运行轨道)和白道(月球在星空中的视运行轨道),与赤道相交的区域,古人观天,看到月亮和太阳在星空中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它们都是沿着一定的轨道运行的,运行一圈为一周期,而每一次运行又可分为十二段。古人遂将黄道划分为弧段相等的十二段,每段各占赤经30°,每段以一、二个(甚至三个)较亮的恒星作为标志,称为一“次”,十二段便称为十二次。

每“次”的名称是取“次”内原有的星官名。十二次与二十八宿,是古代天文学中两个不同体系的星区划分,二十八宿相当于现代的赤道坐标,从贴近黄道赤道两侧的星中选取星官,然后平均分配;而十二次,则是取赤道以外恒星密集的星区划分。二十八宿每宿所占经度不等,最多相差3.5倍,最少相差1.3倍,而十二次则每段经度(赤径)皆相等,故有星官多的,也有星官少的。二十八宿为“内规”,十二次为“外周”。“内规”各宿之间以距度为分界,在黄道两侧无限度;“外周”各次之分界,必须在外周12等分上。二十八宿和十二次配合以后,每“宿”多跨“次”,但“次”不跨“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