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字五行属什么?
“芋”字的部首是“艹”,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𧮦,草也。从艸俞声。读若谕。” “芋、𧮦”是古今字关系。许慎认为,“芋”的字形是从“艹”“俞”得声,其本义即是“草”的意思;而“𧮦”则是一个正字。 段玉裁进一步解释道:“凡草叶大而圆者谓之芋…此草之为芋之本义矣。”也就是说,“芋”的本义就是指“叶片大的草本植物(如芋头)”。 在古代,“芋”不仅指称一种具体的植物,还常常用作形容词和名词。当用作形容词时,“芋”有“硕大”之义;而当它用作名词时,则有“头巾”之义——因为古人将头裹进这种头巾中后,会显得“硕大无朋”。 在六朝时期,“芋”又用来指称“芋艿”。到了唐代,“芋”才专指“芋头”。这大约是因为“芋头”的样子与“芋”的形象十分相符的缘故吧!
那么,为什么古代的“芋”要写作“𧮦”呢?其实这是因为“𧮦”在古音中属喻母鱼部,恰好能够与声母舌旁的“俞”相配合,从而形成唇音对严整的韵部鱼部的对应关系——“鱼、喻二部相配,犹言‘鱼’部之韵可以转化为‘喻’部之韵”(见王力《汉语语音史》)。换言之,用“𧮦”来标注“芋”的读音,既能做到音近,又能做到韵合。所以,这个字就得到了普遍的使用。
不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个“𧮦”既不是“芋”的古字形,也不是“芋”的异体字,而是一个早已不用的词——它就是今天的“迂回”一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秦王斋五日之后,乃召王翦及王贲谋之曰:“吾欲攻赵,赵国守邺邑城甚坚,奈何?”王翦曰:“王不必病罢?然病且何?”王曰:“奈何?”王翦曰:“以秦之国威而秦卒之锐,赵不可拔。必无疾战,毋殆敌。悉秦兵尽出以困赵敌。别于魏楚间以为后北救。”王曰:“善。” 这就是成语“引兵而退,却行数十里”的原型。可见,这里的“迂回”就是现在所理解的“绕开敌人”之意。看来,人们早就知道“𧮦”有“绕道而行”的义项了。
汉字是有着极强的表意功能的。每一个汉字的形体都是具有文化信息的抽象符号,只要掌握了它们的构造规律,便能轻而易举地领悟到其中的奥秘所在。例如上述的这个“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它的上部是个“田”字,下部则是两只脚交叉的形状——这不正是人在地上行走的抽象形态吗?因此,这个“𧮦”就象征着人在行走的过程中必须绕过障碍物才能继续前进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恰恰又与“迂回”一词的含义相呼应。从这个意义上讲,“𧮦”本身就是个极好的象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