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有五行吗?
没有,慈悲不是物质,也不是逻辑,所以没有属性。 但是,我们可以把“慈”比喻成春天(万物生长)、“悲”比喻成秋天(万物凋零)。在春和秋之间可以有夏冬,也可以有风雷雨雪。所以“慈”和“悲”也就可以有很多变化了。 例如: 在人间佛法的修行中,通常以四无量心为起点,由小到大,逐步修行,到达究竟的佛果。这四种无量心是: 慈无量心(对众生):愿一切众生快乐. 悲无量心(对痛苦):愿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得到乐。 喜无量心(对自己):愿自己任何时候都生起欢喜之心。 舍无量心(对一切):对于任何事都不执着,不偏执。 这是从心态上对“慈”“悲”的解释,属于精神层次的。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慈”“悲”——从行为上来划分。 佛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都具有“贪”“嗔”“痴”“慢”“疑”五毒。为了灭除这五种毒害,我们要学习五种善法来对治它们,这五种善法就是“戒定慧”三学与“闻思修”三慧。
因为“戒定慧”三学属于因上的修习,是通过身口意的断恶行善来消除罪障,获得福慧资粮;而“闻思修”三慧则是通过听闻、思维、修习佛经来认识无常、苦谛,从而断除“愚痴”,树立正见。总之,无论是“三学”还是“三慧”都是为了帮助我们灭除“五毒”,增长“五善”。
《华严经》中说:“所谓善法者,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里将“戒”“定”“慧”三种善法列在了前面,其实“戒”“定”“慧”虽然能对治“贪”“嗔”“痴”三毒,但并非是最有效的对治手段——最直接的灭除“贪”“嗔”“痴”的工具当属“四圣谛”中的“苦集灭道”四谛。
从修行角度看,我认为可以这样表达“慈”“悲”: (我这里只是简单举例,说明“慈善”的行为是可以有无数种的。) 当然,从“慈”“悲”心境生起的言行是不限于以上列举的这些。最重要的是,无论我们以怎样的言行去行“慈”“悲”,都必须发自内心,不能虚假。就像一个人即便相貌再好看,如果他的内心充满怨恨,那他再漂亮也是徒有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