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五行是什么颜色?
“五色”说首见于《周礼》,曰:“五采谓之文(纹),五色谓之文(纹),三彩谓之章”这里的“五彩”和“三彩”指的都是色彩、花纹。不过这种以数量表示色彩的方式并不常见。后来人们常说的“五色”主要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也就是现代科学中所谓的“原色”、“二次色”和“三次色”。这五种原色在现在的人看来似乎没什么争议,但在历史上它们可算是争议多多。因为除了原色之外,还有“兼五色”的说法,也就是说除了上述5种原色之外,还有黄、绿等中间色。那么这些中间色到底算不算真正的“色”呢?其实这个问题跟“先秦五色观”的争论是一脉相承的。
“五色”说最早见于《尚书·舜典》,其中言道:“肇称五方,五色是宣。”这是说东方叫“苍”,西方为“绛”,南方称“丹”,北方谓“玄”,而中央则是“纁黄”。这里面的“苍”、“绛”、“玄”、“纁黄”就是所谓的“四色”或“四次色”。至于为什么把红色排在最后一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一个解释:“故紫贝贯珠,明月珰以为饰;犀轸玉瑱,绡縠絺帱以为茵。故玄纁之色,章焉可分。”这里所说的“玄纁之色”即指黑色和赤色而言,按照这个顺序,青色应该在黑色之前,但青色却被放在了黑色之后,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黑是一种纯黑色的颜色,因此在所有颜色里地位最高。
关于红色的排序有个有趣的解释,说是“日生于东,其气升,故丹涂日之;月始初三,其光远,故月璧居丹。”所以说,月亮之所以被做成红色是因为它离地面最近的时候正好是月圆之夜,此时月亮在东方升起,因此被染成了红色。 除了“四色”外,先秦文献中还经常出现一种“六色”之说,比如《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中提到过这种说法,并解释了其中的道理:“天圆,所以知形也。立表置针,圜而行之,万代不定。然则圆者行乎?有间而不中,中则废矣。是以圣人不依形,而逐无形;不执有,而逐无有。所逐者,道也。”“六色”中的“四色”与“五色”一样,都是古人大自然观察所得出的结论,而最后一色“赤”却是因为人类活动而被添加进去的颜色—祭祀时要用红色的丝绸制作祭服。由此可以看出,先秦时期人们对颜色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现代人那样的精确程度,许多颜色术语都是基于大自然现象而得出的描述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