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字是什么五行?
“绝”字在《康熙字典》中,除部首外,共有9笔,即一折二横三竖四提五横六竖七横八横九撇;按繁体字的笔划计算,属火;因为火的性质是向上、向外发的。 “绝”字的本义是“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引申义为“断绝”。 再引申义为“极”,如“绝顶”“绝无仅有”“绝对正确”等意思都是说达到极限了。
又引申指“完全失去”。如“绝后”“绝境”“绝症”“绝处逢生”“灭门之祸”等等。 还有引申指“尽,全部用出”的意思,这多用于否定式。例如“绝不妥协”“绝不留情”“绝不手软”等等。 此外还有一个“绝”字常用的成语——“绝后空前”,形容独一无二,古今都没有过这样的情况或事情。
以上是对“绝”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基本概括。 但“绝”字在古代还有另一个含义——自杀。比如我们常说的“自绝于人民”中的“绝”就是表示自杀的意思。古书里常有“自绝”或“勿自绝”的告诫。
“绝对”这个词语本身属于中性词,但用在这里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断”与“绝”在五行的划分里都是土,但因为其有阴阳之分、旺衰之别,它们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土中阳土是戊己土;阴土是癸丑辰未戌丑未的土 水为壬癸水,木为甲乙木,火为丙丁火 土为戊己土 金为庚辛金,水是壬癸水,金生水水生木生火,最后形成的是循环的。
现在来看“绝无仅有”中的“绝”就是土中的阳土,因为它是唯一的一个没有同类的东西了 所以它是有它的特殊性的 一般情况讲,只有到“极”才说“无”,比如“极致”“极度”等,所以这个时候的“无”不是空无,而是达到某种程度的极限的形容。 而“绝”却不同,它的意思是“没有剩下”也就是没有了、不存在了 也就是说这里不能用“极”来解释 (注意)这种程度的变化其实是一种量上的变化,而非形变和质变的根本性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它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数量少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