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下哪个科目?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地板”和“木地板”这两个名称的区分度问题——在淘宝上搜索“地板”或“木地板”,出现的都是类似下面这样的结果 因为淘宝上是按照词频来显示商品的,所以“木地板”出现得比“地板”要频繁一些(虽然实际上应该倒过来)。
那这个问题就转化为“地板”和“木地板”的差异性研究,我们先通过百度搜索来看两个名词的差别有多大: 当然,这种搜索方式得到的结论可能是片面的,于是我们通过更权威一点的知网来看看: 很明显,从这两篇论文来看,“地 板”这一名词的外延包含了“木地板”,而“木地板”的外延则绝大大部分被包括于“地板”这一概念之中,可以认为前者是后者的上位概念。基于此,我们可以在不造成歧义的情况下把“地板”简称为“地”并且把“木地板”简称成“木”了。(注:这里为了避免歧义仅仅讨论了“地板”“木地板”两种情况;至于“瓷砖地面”“大理石地面”等情况并不会造成术语上的混淆)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只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就好:“地板”的概念是不是比“木地板”更广?答案是肯定的,因此可以把“地板”简称为“地”,把“木地板”简称为“木”了。
地板下项目:
1、电路:看电路,是隐蔽工程检验的重中之重。一般业主在接房时没有专业人士陪同,可查看配电箱内的导线回路是否标示清楚,是否有并联情况,导线选择是否合格规范。同时,还需测试一下照明开关、插座、弱电等是否安装到位,是否安装牢固,可用小型的电器设备试一下是否通电。
2、排水排污:排水排污管多采用UPVC材质。管路走向需贴墙或走顶,不可直接铺设在地面上。排水管需用管卡固定,管路转弯处也用设置管卡,且最大间距控制在80cm左右,最长间距不得超过1米。排水管各接口连接需牢固,无明显渗漏现象。
3、墙内填充:一般在结构中空的砌体墙上,需要填充珍珠岩或其他轻质材料,不可用垃圾代替填充。
4、给水管:给水管路通常采取PPR管材进行铺设,一般也是走顶布置。管线走向需合理规范,且需用管卡牢固固定。同时,由于给水管路属水暖工程,需做好用水的试验,检验给水管路及连接接头是否牢固。
5、暖气管:暖气管材质通常有两种,老式建筑通常为镀锌钢管,新型建筑通常为薄壁铜管、塑料管。管路走向布置与给水管路类似。暖气管属水暖工程,需做注水试验,一般注水后应保持24小时不发生渗漏才能符合验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