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如何融资?
1.直接融资 (1)增发新股 增加注册资本,从而发行新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这种融资方式能够使企业迅速地融通资金,并实现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但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而言,这一方式的资本成本较高,且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发行债券 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为公司的经营建设融资。与股票融资相比,该方式的成本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公司有固定还款期限,还款资金来源有保障,因此财务风险也相对较小。
2.间接融资 (1)融资租赁 指由租赁公司向设备供应厂家购买设备,然后再租给需要该设备的企业使用,并向用户收取租金的融资方式。采用融资租赁进行融资,能够有效地降低用户的融资风险,解决企业“钱”的问题。
(2)票据贴现 企业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持往银行请求其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款项付给企业的融资形式。票据贴现是银行信用转化为货币资金的形式之一,也是银行贷款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选择合理的融资渠道和方式,科学地进行融资组合,不仅可以降低财务费用、节省时间,而且还能避免因资不抵债而导致破产的风险。
广州地铁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先后实施了PPP、TOD开发、过江费、地铁上盖物业及土地储备开发等多种创新投融资模式,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广州经验”。
一是政府购买服务。广州地铁集团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一个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国企,2016年该集团获得政府购买服务额度达到537.34亿元,并获得138亿元的综合授信。
二是PPP模式。2014年11月,广州市政府与广州地铁集团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广州市正式引入PPP模式进行广州地铁11个项目(244.4公里)共1493.67亿元的投资建设。
三是过江费。从1号线后通段开始,广州地铁就开始征收过江费。截至目前,过江费已累计入账132.63亿元,其中2016年收入35.63亿元。
四是地铁上盖物业及土地储备开发模式。2012年,广州市政府将广园新村、石溪村等地块交由广州地铁集团及广州凯达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地铁上盖物业及土地储备开发工作。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62.10公顷,总投资估算约165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