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中属于五行属什么?
志属金,中带木(木火通明),是偏印格。 志字五行分析如下: “志”字的笔画数:7; 属性:土;
部首:心; 姓名学含义:志字的本义是指人的志向和意志,作人名使用时,主要指理想、抱负。另外,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为口头称呼,字为正式名号,如“诸葛亮,亮字孔明”。现代的人名字一般由两个字组成,为了便于书写和阅读,一般在名与字之间有一个间隔,这个间隔用的字就是“乳名”,也叫“小名”“贱名”,不过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不用乳名了。
“志”字的字意: 1. 志向;意愿:~向。~愿。~气。~士(古代指有高尚品德的人)。~在必得。 2. 记录:纪~。铭~。~苦。~哀。 3. 在自己的脑海里反映或燃烧——像火一样地向往:~在。~欲。~得。~望。~敢搏(bó)(形容人有勇气,敢做敢为)。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人民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思想精华。其基本内容是用相生相克来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五行学派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纳入五行人门,不同事物的五性有相生也有相克。五行之中属于木,因为志是气的表现形式,木喜生发。
形神合一,是具有整体性的人的重要生命特征,形体是生命的物质依托,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二者统一于生命的整体之中,因而气的内守不仅是形体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基础,也是保持神气正常变化的前提。《素问・遗篇刺法论》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形有所伤,其气乃虚;神有所伤,气乃损。形体的健康状态需神的维持,神的良好状态有赖形体的充盛。
志不安守于内,气即会失于内守而外泄,这是“气损者,其气乃摇”的根本原因。“摇”即摇散外越之意,指气无内守,涣散于外。心是五脏之主,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以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善行恶,迎之随之,以意和之,反治覆治,反转为治,治规于术,勿漏其气,是谓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