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不占领香港?
首先排除政治、经济等因素,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讨论。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之所以没有占领香港,根本原因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日军不具备攻占香港的实力和准备。这既包括陆海空三军的军力,也包括航渡用舰船的数量(两栖作战的兵力投送能力)以及登陆场的选择和能力等诸多方面。 如果仅仅是从军事角度来探讨的话,那么结论是非常清楚的——在当时日军已经占领的东南亚地区,除了新加坡以外,其实早已具备了进攻香港的足够条件!
从地理位置上看,香港与华南大陆相距不过100公里,比日本与北方四岛的距离还要近很多。从自然条件来看,香港地形相对平缓,而内陆则多为山地;从气候来看,香港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12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降雨丰富;而从4月到11月中旬则为干燥炎热的夏季。 从军队实力上看,当时驻防台湾的第5航空队以及第7舰队实力都很强劲,第7舰队拥有包括轻型航母“瑞鹤”号在内的6艘水面战舰,第5航空队有各型飞机585架(比进驻台湾初期还增加了129架),作战飞机375架。如果从联合舰队和西南舰队抽调军舰,甚至可以从本土抽调第3舰队参与,那么对港作战的海空军力量可以说几乎是完全具备的。 陆军方面,第23师团作为常备主力师团驻守台湾,配备有坦克等重装备,而第41师团则作为预备役师团负责台湾北部及山东地区的守备任务。两师团在台湾岛内均拥有完善的补给线和基地,随时可以动员展开行动。还有在华北执行封锁任务的第11战队约3万多海军陆战队员作为预备队,随时可以登陆增援。
从作战计划编制看,日本当时已经制定了《南方作战》预案,预设战场主要是在台湾以东海域,目标也是以台湾地区为核心的南部诸岛,包括琉球群岛在内。所以从作战意图可以看出,日军确实是有占领南海诸岛并进而占领整个南洋的打算,当然也就包括了侵占香港。 只要日军能够克服两栖作战的先天不足,拥有充足的两栖运送能力,并且能够解决登陆场的问题,那么侵港作战就完全是可行且具备相当把握的。但问题恰恰出在日本海军并不具备足够的运输船和两栖作战的能力上。 由于受到太平洋战争早期美军强大反潜能力的威胁,日本海上交通线一直受到严重打击。到1944年秋为止,已经被重创的日本舰队已经无力继续维持对台湾的补给,甚至连新泻等本土重要工业城市都遭到美机轰炸。如果继续打下去,即使不用考虑战略资源等问题,日本的海军部队本身也即将陷入全军覆没的境地。
正因为如此,才需要赶紧抢在美军攻占塞班岛之前先攻下硫磺岛,夺取这一关键性的中间据点,以挽救危局。结果我们都知道,日军虽然打了胜仗,但却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不仅大量精锐损失于此次战役之中,也失去了利用该地海空力量配合对台入侵的计划。从此之后,日本再也无法组织起像样的两栖作战。即便是在战况最顺的冲绳战役中,日军陆海空三军的出色协调也只有让第2水雷战队全部葬身鱼腹的悲情结局可供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