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质量观有哪些?

蓬淇如蓬淇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发展理论视角下幼儿园的质量观

发展理论是当代西方最为著名的一种幼儿教育理论,在当代欧美国家的幼教实践中运用的十分广泛,对各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发展理论从个人本位论出发,强调幼儿发展是第一位的,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园工作的根本准则,这一理论既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证,同时更重视幼儿的个性的主动发展,人的发展就是指个体从生理到心理、从口识到技能、从情感到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所发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内在质量与外在质量的协调统一。在幼儿园的工作目标上更多地体现出发展性,如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游戏活动中注重幼儿的自主性、计划性、合作能力及创造能力;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探索、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价值观方面注重幼儿的同情、爱心、尊重、自主、探索、创新、竞争及集体主义精神。而幼儿园的园务工作、环境创设及其它各种工作安排和实施都为了一个目标,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儿童的发展”。

健康领域是幼儿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领域,它不只是个体身体健康的生存,还包含了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因为任何一个有着健全人格的儿童一定是身体、心灵、精神都健康的人。《纲要》在健康领域的叙述中,始终贯穿着发展理论的相关内容,非常注重幼儿积极情绪的发展,热爱生命,享受快乐。在身体发育上注重健康和生长发育,知道注意平衡膳食,保证健康的饮食习惯。在心理品质上很注重自信、独立自主、创造、积极情感等品质的养成。在安全上注重人身安全、生活安全、物质精神安全,注重培养幼儿初步的社会安全意识。运动能力发展方面,注重幼儿的运动兴趣、活动能力,以及健康个体所应该有的体质和运动量。发展理论注重人的发展的一切内容在健康领域都得到充分体现。

科学领域是近二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幼儿教育实践中广为采用的一个领域,有着鲜明的现代科学特征。主要体现了人是自然界长期的、最高级的产物,认识活动是人所独有的、至高无上的能力,包括对自然的、社会的和艺术的、想象的方面广泛和深入的认识活动。科学领域的核心是科学方法,即以实证的态度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来处理问题和进行探索。科学领域最为注重的是培养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究和发现的实践能力,充分地运用认知能力和探索精神,去关注周围的一切,用全面、客观、辩证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一切,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有求知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有敏锐的认识力和洞察力,有健全的审美意识和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科学领域内容的选择也非常重视幼儿的实际发展需要,力图在幼儿的理解和认识能力范围内,选择当代社会生活中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内容,力图选择幼儿身边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使幼儿在熟悉和感兴趣的情境中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

社会领域所关注的是人与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稳定发展,着重于幼儿社会性品德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对幼儿自我意识、个性社会性、人际交往能力和对自然社会、文明及审美能力的教育。发展理论强调在幼儿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品质和个性品德的培养。《纲要》社会领域的学习方式也非常多样化,既有教师指导下的集体教学,又有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的社会学习,还有充分创设各种情景,开展问题、讨论、演讲、模拟等活动,以在真实的情境中对幼儿进行社会性的熏陶。

艺术领域是实用价值颇大却至今被忽视的最富生命力的领域。对幼儿来说,艺术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美化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幼儿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观点和思想,可以用艺术作品反映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理想,还可以用艺术作品进行情感和思想的沟通。艺术领域的教育最注重的是幼儿的对艺术的爱好和求知兴趣的培养,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技巧和提高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和创造力,以及培养幼儿良好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幼儿成为一个有着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一个情感丰富、心境优美的人。艺术领域的教育最忌单纯以教师教为主的方式,最忌技能技巧训练的枯燥无味,最忌以艺术技法的传授和表现作品内容为目的。《纲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对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作了具体的部署。既突出了幼儿对各种形式美的感受能力、体验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又强调艺术活动对于幼儿情感、个性、精神、思想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纲要》中,很重视艺术活动中幼儿情感的体验和表达,学习运用艺术情感激发自己的想象和表现。

幼儿园的生活课程观

幼儿园的生活课程观主要来源于新西兰。新西兰学前教育资源贫乏,不可能像欧美一些国家有众多的幼教资源可供选择。新西兰的幼教工作者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利用当地资源,在幼儿的生活中筛选有价值的课程要素,有选择、有目的地组织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入园后不仅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而且能生活、游戏、学习融为一体。

幼儿园的生存课程观

美国的“新教育”运动和“零点运动”对世界学前教育的改革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中,“零运动”对幼儿园的课程结构,课程的选择和组织形式以及课程实施方式等,都提出了挑战。认为学校的课程过于强调学术性,书本知识过于垄断,教学过程应是自由的、开放的,应为儿童的生活服务,课程应根据儿童的需要和时间制定。幼儿园的生存课程力图反对课程学科化、学科课程教材化,反对课程固定的封闭性和必修性。主张课程应适应儿童生活的变化,随机开发、即时实施,应源自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内心需要,应紧密联系幼儿的现实生活和下一步的生活,应加强课程内容的整体性、连贯性和选择性。幼儿园的生存课程特别注重幼儿园的外部协作和资源的充分利用,认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相互合作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条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