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属于五行属什么?
醇,从水,从纯。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对应五色是白青赤黄黑。 水为黑色,所以醇属水。但它是水上浮的,属阴水,和地下水(坎卦)不同,所以是黑色的,而不是黄色的。 从这个角度看,白酒属阴水,啤酒属阳水。
阴阳是古人划分五行的标准,不是依据地理位置的。南方属火但是四川却出产名酒;北方属水但有汾酒和老白干;西边的青海也有青稞酒,这种地域性的分类其实是后来的事情了。
金木水火土在中医学里是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基础,同时中医还认为五脏与五志是相对应的关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惊伤胆,所以情绪和五味也是相对的。 酸入肝,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咸入肾。 所以醋、梅子是酸的,糖是甜的,酱油是黑的苦的,辣椒是辣的,盐是咸的。
同时,中医还认为,人体在睡眠时,阳气进入阴经,阴气渐盛,这时食物的味道就会进入人体,所以对睡眠的影响非常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中药的药引多用蜜糖和水的原因所在。 其实,对睡眠影响最大的还是食物的形状。
圆形的食物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而扁平的蔬菜则会加重肠胃的负担,这大概是东方人与西方人在饮食文化上最大不同的源头之一吧。
古成优质答主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它有生、克、乘、侮规律。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化生。相克即相互制约和相互克制,二者维持着五行运动变化的协调平衡。
“木曰曲直”。曲直作生发、条达解释。春季,草木萌生,枝叶展放,这是木的曲直特征的外在表现。肝喜条达而主疏泄,调畅气机,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以血为用,在志为怒,脾化生之运化功能依赖于肝之疏泄,因此,肝与胆相表里,肝合胆汁,五味为酸,液为泪,故肝属木。“火曰炎上”。炎上作热蒸、升腾解释。夏季,热蒸于上,阳热亢盛,这是火热的炎上特征的外在表现。
心主血脉,推动温煦脏腑经络,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小肠受盛功能有赖于心火之温暖,因此心与小肠相表里,五味为苦,液为汗,故心属火。“土爰稼穑”。稼穑作生化、承载解释。长夏时期,大地生化万物,一切生有生命的物质兴长茂盛,是土的稼穑特征的外在表现。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得脾胃的充养。
因此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志为思,胃为太仓,腐熟水谷,在窍为二阴,肺气通于大肠,与胃皆属太阴经,故脾与胃相表里,五味为甘,液为涎,故脾属土。“金曰从革”。从革作肃杀、变革解释。秋季寒气收,金气清肃,天高气爽,秋令爽利之气,使万物萧杀变革,敛收于内,有如金属应秋而变革,这是金以从革概括其特征的外在表现。肺主气,司呼吸,主治节,发泄清肃之气,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三焦主持气化,与肺相表里,大肠受肺气制约,肺行肃降,通调水道,主津液,五味为辛,液为涕,故肺属金。“水曰润下”。润下作滋润、寒冷解释。冬季,水冰润下,寒气凝敛,是水为润下的特征的外在表现。
肾为藏精之脏,主水液代谢,滋润濡养全身,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和骨骼生发,在体合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在志为恐,膀胱与肾经络互属,主藏津液,五味为咸,液为唾,故肾属水。以上五脏,配属五行,按一定次序排列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以五行为骨架的脏象系统,构成一个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制约协调的功能体系。
所谓相生,是事物的推陈出新运动,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谓相克,是事物的更新退陈运动,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阐述了同事物之间存在的促进与抑制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在一定条件下相生相克关系失调则导致脏腑生理功能失衡;相生太过或不及及相克太过或不及,皆为异常的相生相克现象,称为相乘、相侮。乘,是超过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一行对一行的过度克制;侮是违抗、反克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侮是一行对一行的反向克制。例如:木克土是正常现象,木太过而克制土超过了正常限度,即是木乘土;反过来木行受土行的克制,也超过了限度,即是土反侮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