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滞胀投资什么?

乔子函乔子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问题问得有点道理,但答案可能不太像题主想要听到的那样… 什么是“滞胀”? 经济学中,“滞胀”(stagflation)指的是经济停滞(停滞,stagnation)与通货膨胀(通胀,inflation)同时存在的情况。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将物价上涨和失业增长一并体验。工资跟不上物价的涨幅,购买力下降,生活成本上升;与此同时,企业利润空间受限,投资欲望降低甚至萎缩,经济运行缺乏活力,失业增加,收入增长停滞。这就是典型的滞胀。

一般来讲,一个正常的经济体不会出现滞胀。当遇到经济衰退时,政府会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需求、激活供给,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回暖。但政策刺激是有边际效用的,超过一定的临界点,政策的刺激作用会递减,直至为负。这时,如果政府继续加大刺激的力度,就会陷入“越刺激,经济越糟糕”的困境,这就是所谓的“财政悬崖”(fiscal cliff)。

为什么中国不存在“滞胀”的可能? 中国目前的现状与70年代的美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经济发展乏力,内需不足,产能过剩。于是,从2014年底开始,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刺激计划,包括降低税率、扩大货币供应、基建投资、减税降费等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这些举措在刺激需求的同时,也造成另一个后果——通货膨胀。以美国为例,70年代的高通胀除了有石油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之外,内部因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凯恩斯主义在当时的盛行。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通过赤字开支的方式刺激总需求,而赤字的开支必然会推动物价上涨。今天的中国同样面临这样的两难选择:既要保持宏观政策的灵活性,通过扩张性政策刺激需求,又要控制通货膨胀率,避免泡沫的形成。

那么,在中国现阶段要如何应对这种两难局面呢? 首先,中国的宏观调控工具与发达国家不一样,我们有汇率、利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四大工具,还有储备管理公司这一特殊机构。在应对国际油价波动、外汇市场冲击等方面,我们的工具要比美日等发达国家更齐全。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我们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组合使用各种工具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更何况,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具备后发优势,在改革深水区仍有大量的制度空间可供我们开拓。我不认为中国会出现滞胀,至少不会很快出现。

公孙茜然公孙茜然优质答主

当经济进入滞胀期,企业盈利恶化,无风险利率下行,股市往往会下跌。滞胀期,农业、必需消费往往能够跑赢大盘。大类资产方面,黄金以及黄金类股票、债券以及债券型基金,具有配置价值。

滞胀期,农业、必需消费往往可以跑赢大盘

从分子端看,企业盈利恶化。企业盈利的周期往往和名义经济增速同向变动,通胀回落叠加经济增速回落,对应企业盈利进入下行周期,往往对企业盈利形成压制。

从分母端看,无风险利率下行。通胀回落叠加央行货币政策转松,无风险利率往往进入下行周期,对应贴现率下行,估值向上。

综合分子分母两方面的影响,从全球滞胀时期的股市表现来看,除了我国 2010 年 4 季度出现牛市外,其他国家大多经历了下跌。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物价回落带动货币、信用条件放松,企业盈利出现恶化,出现滞胀现象。

此类滞胀期包括 1980 年美国、2001 年美国、2008 年美国&英国、2008 年欧洲。第一类滞胀期的分子端,企业盈利恶化,分母端,无风险利率下行,股市大多下跌。

第二类,通胀和经济增速双杀,货币、信用条件难以放松。

此类滞胀期包括 78-82 年英国和 1970 年代日本。一方面,经济增速下行对企业盈利形成压制;另一方面,高通胀使得货币、信用条件难以放松。此类滞胀期的分子和分母端都不利于股市,对应英国和日本股市连续数年下跌。

从板块之间的相对表现来看,一般而言,滞胀期农业、必需消费往往可以跑赢大盘;可选消费、成长、周期、金融等板块往往表现较差,可能源于在滞胀期企业盈利恶化,具有较高景气度和增长性的板块相对收益较低。

大类资产配置:黄金、债券具有配置价值

滞胀期,物价有所上涨,现金难以跑赢名义GDP增速,难以成为优质资产。从历次滞胀期间大类资产的涨跌幅来看,黄金、债券的配置价值凸显,黄金在大多数滞胀期均上涨,债券在部分滞胀期存在调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