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道观有哪些?

全曼午全曼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广州市内比较著名的道教宫观主要有五,即三元宫、光孝寺、仁寿寺、元符宫和三元里抗英纪念碑。另外,还有始建于明代的越秀山祝圣寺塔(今名镇海楼)及广州博物馆内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

一、三元宫 三元宫又名三元里,位于越秀区桂花岗附近,是现今广州最大的道教宫观。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广东道教信众为感谢神灵保佑广东连年丰收和百姓安康而建成此宫,取“天地君亲师”之义,俗称“拜天公”。该庙由山门、正殿、配殿和花园组成,建筑气势磅礴,独具风格。

二、光孝寺 光孝寺位于越秀区光孝路,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佛教寺庙。据说当初建这座寺庙的时候,用尽了各种材料和技术,但仍然比不上汉朝时的建筑风格,因此光孝寺又有汉碑唐砖之称。据传六祖惠能曾在此住过,故又称为六祖禅院。寺内有唐朝太宗时所建的牌坊、宋孝宗所书《大佛顶陀罗尼经》刻石、元代至正十年制造的铜钟以及明朝正德十五年所建的大雄宝殿等建筑。

三、仁寿寺 仁寿寺位于荔湾区仁寿里,与光孝寺相距不远,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寺院建筑雄伟,气势恢宏。大殿上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仁寿寺”匾额,后院“般若堂”内有一口重达万斤的青铜铸佛鼎,造型典雅古朴,为寺内主要文物。

四、元符宫 元符宫位于越秀区吉祥路,又称孔庙或文庙,是纪念孔子而建。整个宫殿建筑群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其布置形制同北京孔庙相似。殿堂内供奉着孔子雕像,有清朝工部尚书、著名书法家伊秉绶所书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庙”牌楼和明朝翰林学士胡广撰述的《孟子序》石刻等。

五、三元里抗英纪念碑 三元里抗英纪念碑位于白云区三元里村北帝坛旁边,是为了纪念公元1841年2月英国侵略军入侵广州时,三元里群众英勇抵抗而建立的。碑身正面镌刻着"三元里人民抗英遗址",背面是碑记。

费亦函费亦函优质答主

真武庙,坐落于广州市东山区农林下路10号,现庙建于1929年,为“三间两进”布局。前殿为山门,上嵌“真武庙”金字横匾。殿内有大铜钟一口,铸造于大元至正二年(1342)。后殿正中供真武帝君像。殿内梁上有清嘉庆十七年(1812)重修手书“万德汪洋”墨书金字和嵌有清官吏黎汝瑯亲献“神于变化”、邓华熙献“妙显玄机”两块木匾。后殿左侧有“祖殿”,供奉元帅圣帝老爷像。

海印寺,始建千九百三十六年(南汉乾和三年),初名“大哀寺”。南宋咸淳年间重修后,改称“海印寺”。据《广东通志》记载:“海印即古广德池”、“南汉主以黄冠师号冲真羽士者典之”,可知海印寺曾经是一座道教宫观。清光绪年间再次重修,并于辛亥革命前建钟楼、经楼和天王殿。1961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拨款修葺。1963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再拨款修葺,并增建天王殿后的两廊、天王殿左右的钟鼓二楼和放生池。使海印寺在原基础上,形成了前有大石牌坊,后有观音阁,中间以天王殿以及东西廊庑组成的三进宽广的古建筑群。为广州重要古建筑之一。

三元宫,原址在广州东门(今北京路),建于明代,祀天、地、水三官,清乾隆年间迁建于西驷马岗(今解放路西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