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解什么生肖?
“会”字,上面一个“人”字头,下面一个“贝”字,而“人”和“贝”的谐音都对应着农历十二月的生肖。所以,会计对应的生肖就是十二月。 有人说,“会”字下面本来没有“贝”,是后来添加的。其实,“贝”字是在“会”字出现后经过多次演化才形成的。在甲骨文里,“会”字下部只有“亻”;金文中,“会”“亻”相连;小篆中,“会”字变成“亻”和“貝”两笔;隶书、楷书进一步简化成现在的样子。“贝”字是在“会”的基础上慢慢演化的。因此说“会”字代表十二月是合乎逻辑的。
我查了下网上有的人说的十二月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最后一个,也就是“亥”。其实,这是指的阴历十二月,也就是现在农历腊月。而在古代,阴历和阳历都是存在的。《尔雅·释天》中就提到了阴阳十二月,即: “十一月,冬之月。大吕,正月。二月,田猎(立春至春分之间)。三月,蚕月。四月,时月。五月,皋月。六月,且月。七月,相月。八月,壮月。九月,玄月。十月,阳月。十一月,辜月。十二月,涂月。”
这里面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月指阳历外,其他的指的都是阴历月份。而且,古人是把十二月分成三部分的,每一部分有四个节气,一共是十二个节气。每一部分的结尾都有一个特殊的日子——大寒、立春、雨水或者惊蛰。因为每个月都是三十天,而每一个季节都有九十天的光景。所以这三部分的日期都是九个十九天。其中,阴历每个月初三和十五分别是一个节日——“上浣”和“下浣”。
古人把二十四节气均匀分配到每个月里,每个节气有三天,一天对应一个节气的日期。所以,每个月的中旬有一个节日,分别是“孟春(初一)、仲春(初五)、季春(初十)”,以此类推“孟夏(十三)、仲夏(十七)、季夏(二十二)”等等。每月的最后几天则是“谷雨、清明、小满、芒种”等等。这种分配方式,在农历每个月的第二天开始,就会出现在历代的历书(农书)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