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折算是什么意思?
所谓“基金份额的折算”,其实是指将基金净值转换为可用金额(也称“份额现金值”)的过程和操作。 例如某投资者买入100份易方达中小板指数ETF联接A,当日收盘价为0.897元/份,则其总资产为897元人民币;若次日该基金进行份额折算,基准日为2月1日,每100份基金份额可兑换0.46352元,则投资者可以兑换463.52元的资金,扣除相关费用后,实际可提现或转取出的金额为458.49元。 从上述案例可见,基金份额的折算实际上是将基金账户中的股票市值“释放”出来,以供投资者套现或者买卖其他品种。基金份额的折算并没有改变投资者的资产总额,只是改变了资产的构成和表现形式。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虽然需要按基金份额持有人要求支付相应的收益,但无需再动用投资经理的手腕去调整组合,操作较为简单。不过,在基金出现较大亏损时,部分持有人可能因无法承受心理压力而选择及时止损(即要求将基金份额变现),这对基金管理人来说也是一种压力。因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对持有期限较短的基金产品采取封闭的形式。
目前,大多数公募基金都是采用开放式运作模式,这种运作模式下除了份额的实时交易(T+0),也会发生类似于债券估值方法中“估值调整日”出现的估值风险(详见文章《债券估值原理及注意事项》),这种情况就涉及到基金份额的折算。一般来说,基金合同会约定一个确定的日子让基金管理人进行估值,这个日期可能是每月最后一天、每季度最后一天或者每年固定一天等。如果这一天恰好是周末或假期,那么基金管理人就会把估值的时间向后延迟。但无论怎样,投资者都应该关注自己持有的基金是否发生了份额的折算,以及具体的时间。
虽然多数公募基金都以开放运作为主,但也有例外情况存在—在特殊情况下,基金管理人也可以决定暂停基金份额的赎回。这在理论上与基金份额的折算类似,只不过没有按照基金面值(而非现金余额)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