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孩子偶一次拿别人的玩具不还或拿了父母同事孩子的几块钱都不应该算偷,属于不诚实行为。这种孩子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这么做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这种孩子父母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孩子知道东西分公私,公家的不能拿,同时训练孩子的“谢谢,不”反应,改变孩子理所当然的习惯。具体方法可参见本书前文。
这里所讲的孩子偷东西指的是经常性的且性质比较严重的偷拿他人的钱物或多次偷拿家人和朋友的钱物。这类孩子认为:我要了她的东两我就能得到满足,我得到满足了我就很快乐,那么尽管我不该要,我也要得到。对这些孩子教育的重点在于改变孩子的非理性观念,具体方法可参见本书相关章节。这里不再赘述。
除了针对性的教育孩子之外,还要做好其它工作,注意下述环节。
一、要防止孩子再犯此类错误。比如家里或孩子能接触的地方,不要放现金。还有不要把孩子认为会令她嫉妒,应该属于她的东西给别人,比如在孩子小的时候尤其是1.5-3岁期间,不要让孩子接触其他人,特别是女佣和保姆。在她知道什么是偷之前,要让她知道妈妈是属于自己的。如果这时她认为本该属于她的东西给了别人而失去控制,就可能形成偷窃习惯。
不要把孩子的零花钱一下子给太多,容易形成没有压力,没有满足欲望,过度放纵,挥霍浪费的不良习惯。要让孩子学会通过自己争取达到满足,这样才会比较珍惜。
二、在孩子归还偷窃之物的时候,要让她觉得她做的非常对。可采取比孩子归还的多给孩子几个的方式,让孩子觉得归还东西不但没有损失还赚到了。
三、如果是从小就没有形成偷东西习惯的孩子偶一次犯错时,要让孩子觉得父母非常高兴,及时得到补偿。同时让孩子觉得,只要不犯错就能得到父母的爱,越接近父母心灵满足感就越多。这样孩子的心理取向和行为取向就逐步与健康人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