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生肖是什么?
十二个地支相互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些关系简单分为两类。 六十甲子中,天干十一个,分别与地支相配,构成甲子、乙丑…庚寅等,其中每个名字标记的日子,就是该干在这一天里对应的阳历日期; 而阴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是以月相变化的日期标记的,也就是说每个月初一是阴历的一号,十五是阴历的十五号,以此类推。
由此我们得知,每年的春节都是公历的一月份或二月份,而冬至则是农历十一月结束的时间,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多,周而复始,万象更新。 这也就是古人制定十二生肖的基础。
《礼记·月令》记载了古代天子依据月相变化调整日常生活作息的规则——“孟春之月……昏祀司命,执其礼如祭天地之位。季冬之月……帝率雷师,燔祀大辰,奏之乐,舞八佾。” 古人根据月初、月中、月末的不同时间把一月分成“三节”,相应地以卯时(早晨五点到七点)、午时(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和酉时(下午五点至晚上七点半)来表示每节的起始时间。
正月:“旦明”,即现在所说的立春,二月“中和”,三月“暮春”,四月“清明”,五月“芒种”,六月“小暑”,七月“大暑”,八月“立秋”,九月“白露”,十月“寒露”,十一月“小雪”,十二月“大雪”。 每个节气又有三种状态,称为“节气三段”,而每一个时段正好位于十二支的一个位置。这样,一个节气对应三个时间段,每一段又各对应一个地支。
二十四节气一共七十二段,每一段对应一个地支。整个一年就有十二个月,两个月之间有六个节气,所以节气共有六六三十六段。 所以,当我们在谈某一天的节气时刻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知道了这一天的太阳时和太阴时的数值,再结合天干计时,就可以确定这一天对应的干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