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丹有什么作用?
“避谷”一词最早见于道家经典《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的“辟谷”术开始流行开来。
据说当时不少名士都热衷于此道,著名的有北魏宣武帝时的王显,南朝宋文帝时的褚湛,梁简文太子詹事徐勉等。他们或是“不食杂粮、单饮露水”达数月之久;或“数日不食”,却“日行三万里”。 到了唐代,“辟谷”之术继续流传。唐太宗的孙子吴王李恪酷爱此道,“善辟谷,吃食很少”。他还因此被贬到贵阳。
在宋朝,道教内又有新法传播,叫做“服气辟谷”。具体的做法是每天清早起来,呼吸空气,吞服元气,让体内的废气排出,然后再进食。 及至元朝,著名学者许国桢撰写的《历代帝王经世大全》中,明确提到“先圣先贤,教人养身,无一不从饮食上来……惟仙家‘辟谷’一法,顿离饮食,非思量所得,乃真妙诀也。”可见元代对于“辟谷”之术也是深信不疑的。 而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则记载了60多种“辟谷”食物,并且按季节分为前、后两篇,在正文之前还列出了7条禁忌。显然,这种食物的“辟谷”方法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至于那些没有食物可吃的饥饿“辟谷”,则是另一种方法了。 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朱竹君先生,平泉人,少孤,父客死。母扶榇回籍,途次宿古寺中,昼寝,梦其父语之日:‘吾以贫故,羁身狱底,今幸脱灾,还归故土矣。’言讫,放声大哭。醒后,泪痕满纸。因忆幼时,父携行李赴任,途次宿店中,梦故妻言:‘官宦人家,苦乐不同。今日到任,此后早晚起居,行人当见,汝宜谨记。’言讫,涕泪流湿枕畔。竹君醒来,心甚异之。” 通过阅读这些记录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辟谷”多是一种健身的方法,而且效果良好。
因为中国古代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功能在于“天人合一”,即人体要和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匹配。春夏阳气生发是生长之时,秋冬阴气盛则是收藏之际。所以,春季多吃蔬菜有利于排毒,而冬季适当进补则能积蓄能量。
如果反过来,在秋季多吃蔬菜水果,而夏季大量进补,就违反的自然规律,轻则有损健康,重则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