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是成都的吗?
不是的 。但成都是从温州移民出去的一群人建立起来的。 据传,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前,曾经向刘禅推荐由李福担任尚书令,执掌朝政。然而,这位李福竟然是个武人,没有文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这里的故事其实反映了晋初统治者们对武人的歧视和贬抑。为了掩饰这种歧视和贬抑,他们必须给李福找个文化名人的爹。于是,他们就把目光转向了在蜀汉时受任为尚书仆射的东汉光禄大夫李雄的儿子李寿。因为李寿的祖先李尖是在西汉末年随公孙弘出使西域的官员之一,因此他也是个有名望的士人。这样安排故事就顺理成章了——李福是李寿的族兄(或叔)。而李寿则像父亲一样,给李福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元休”。至于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史书没说,我们也无从得知。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李寿后来也被晋武帝封为郡公,加任尚书令。他的儿子李崇、孙子李亮也都官至司隶校尉。
李氏父子兄弟相传,都是朝廷的重臣,可谓显贵一时。而让李氏家族更加荣耀的是,西晋末年开始,他们开始大批南迁,并逐渐融入了江南士族集团之中。到了南北朝时期,他们已经和士族大家混迹一处了。比如南朝宋国开国皇帝刘裕就是李亮的十六世孙。
东晋元兴三年(403),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朝攻灭了幽州刺史王诩所统领的西晋幽州军队,俘虏了王诩。王诩本是太原王氏后裔,他的祖先王浑当初因避司马炎祖父司马懿之讳,把“王”字上面的“玉”去掉,所以改名换姓了。没想到现在又遇到了同样改名的慕容氏。双方可谓是冤家路窄,碰了个正着。
前燕主慕容皝将俘获的王诩送至长乐京,并且派部下尚书李彦向王诩询问中原王朝的礼节制度。王诩凭借自己的见识,给了李彦颇为详尽的解答。李彦十分敬重王诩,把他带回到自己身边,并以宾友之礼相待。后来,李彦还替王诩向燕主慕容皝请求封地,使得这位前朝重臣得以安居。
到了北魏时期,王诩的后代王肃投奔了北魏孝文帝,并且成了北魏著名的文坛领袖。而他那个曾祖王诩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所作所为,也逐渐被北魏官方有选择性地遗忘。就这样,这个曾经在东晋北朝时期颇有声誉的士族家族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逆袭”——他们彻底洗白了祖宗的罪行,以正面形象留在了历史书里。而他们的堕落与腐化也被统一纳入了士族们集体的堕落与腐化的范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