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尚书·舜典》曰:“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令百姓不期誉乎?’曰:“伯夷,吕望,孙叔敖,专乃庶几。’”孔颖达疏引虞翻曰:“四岳谓四方诸侯之长,谓颛顼之子句芒、祝融、夔、皋陶也;帝载谓五帝所乘之舆,言载行四时,以生万物。”
《礼记·月令》记载有五行与五方、五季的关系。根据其所述,五行分别应于五方。春属木,其位东方,夏属火,其位南方,秋属金,其位西方,冬属水,其位北方(见图1),中央属土。因此,后世所说的“五行”,其实指的是木、火、土、金、水及它们相生相克的关系[4]。
《五行大义》中解释的“五行”的含义 (一) “所谓行,谓运行也。”即此字本义为运行的意思。
(二)“凡天地之间,阴阳五行的气化作用都有一定的规律。这规律表现在自然界就是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表现于人事就是兴亡治乱,祸福寿夭。”由此可看出这个“行”含有的是一种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三)“五行者,五气之实性也。”这里的五行是指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之气。
(四)“又云:行者,相行而行之义也。金火相铄,水木相溶,阴阳相含吐,祸福相应和。故日五行。”可见五行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性质,这种影响就叫做相行。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纳粟,五百里纳米麦。”“千里宾服……万里侯服。”意思是说,天子直接统治的行政区域叫甸服,每百里进次等丝帛一次,二百里进镰刀式小锄头,三百里进禾秆包束的禾,四百里进谷粒,五百里进稻米和小麦。八百里侯服,每百里奉纳谷草各一百车,一千二百里甸、男、采、卫服,二千五里侯服…万里宾服…两万里甸、男、采、卫服…七万里侯服,五千五百里甸、男、采、卫服,四千五百里侯服…三千五百里甸、男、采、卫…二千五百里甸服,两千五百里男服……八百十里采服,九百十里卫服,八百十里宾服。
从上面可以看出,先秦时期所谓的“行”主要是一个动词的概念,表示诸侯向中央王朝缴纳租税的数量和质量。而“五行”本身则是一种量度单位,用以计算征收的租税数量。
在汉代早期,董仲舒提出“五行”说时认为:“何谓五行?曰:太阴阳阴,太阴阳明,太阳少阳,少阴太阳,少阳少阴。五行者,所以观象效法,定吉凶,而断天地之道,而察人气之吉凶也。”也就是说,他认为五行是五种形象,人们可以根据五行的状态来判断事态的发展方向以及吉凶。东汉以前,“五行”中的“行”应读作háng或xíng。
那么“五行”为何会变为“五德终始”(也称“五德转移”)呢?这是因为在西汉后期,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理论。他说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以告不安,则崇美事功,高揖群雄,而盛气之行立矣……”这就是说当上天不满现实,准备降下灾难警告人主之时,就会用象征吉利的色彩改变器物图案的颜色以暗示改朝换代的到来,而这时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人就会脱颖而出。到了此时,“五行”便由一种计算工具演化为预示改朝换代预兆的工具了,而“五行”中的“行”自然也就被读作了xing或者hán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