掳字五行是什么?
“掳”字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如下: 部首笔画: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五笔86&98:RQYI 仓颉:HJBUU 四角号码:5709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2F6 详细字义: 〈动〉 抓;劫持 [grab] (俘虏) 《现代汉语大字典》中,收录了“虏”、“掳”二字,对二字的解释基本相同: 可以看出: ①古文字形:二者字形相同,都象人用手抓住东西。
②含义区别: “虏”的字义范围比“掳”要大。“虏”泛指被俘、擒获或掠夺的人或物品,而“掳”专指抢、拐带走(妇女)。
③使用对象:用“虏”的对象一般比较尊贵,使用“掳”则比较轻视。宋玉《风赋》:“寡人所谓丽者,何也?”《战国策·齐策一》:“齐王欲以臣为相……乃手卷廉颇像,而自解其缚。”又《赵策四》:“今秦施暴虐,百姓愁怨……皆曰‘拿吾君’。”以上句子中的“虏”都用作名词,指高贵的人。
而唐李朝威著传奇小说《柳毅传书》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客有入广陵市中,见一女子,其色甚丽。”其中的“掳”就是用以指称比较卑贱的妇女。另外,“虏”用来指代敌人时,也有比较尊贵的意思,如《礼记·檀弓下》:“公戎车,济河而成。”孔颖达疏:“言公之军队,渡河然后成列。”这里把周天子亲自率领的军队,比做过河的士兵,显然是很尊敬的。而“掳”多用于指称比较卑下的敌对方的人马。金元曲中常用“虏骑”“虏兵”等指称蒙古骑兵,正是这个意思。
④语言环境: “虏”和“掳”在使用时,所出现的语言环境也不尽相同。“虏”一般在句中作定语,修饰名词性词语,“掳”则可以作谓语或定语。试看下面例句: 金破辽军,兀术被生擒[虏](《南宋史料辑录·宋孝宗实录》) 一声胡哨发,千骑[虏]拥王(清·褚人穫《坚瓠七集·挽词》) 汉将数人,出帐骂战,贼[虏]方才上前。(《三国志平话》) 我若被虏[掳],安得归乡?(元曲《陈州粜米》) 我不似你倚势豪强,你不见把人[掳]到。(元曲《争报恩》) 他两个不防云长大怒,掣条哨棒来打[掳]他。(《水浒传》第四十一回) 你待那里去?少歇[歇歇],我去取娘!休得惊慌,我自去[掳]他回来。(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