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五行属什么意思?

尉敏丽尉敏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斤(jīn)是汉语通用规范汉字,字面义为“十两”。中国古代质量单位中,一斤等于十六两,称为“旧制一斤”或“古斤”;现在的一斤等于五○○克,称为“新制一斤”或“市斤”。 另外在数学中,分数的分母若为100,则常称“斤”,如八斤六百克写成8.6斤。

古代重量单位“斤”“斤”二字各本作“釿”,《汉书》多作“斤”。隋唐以来,一两的货币单位的称呼也多用“斤”。自明朝嘉靖年间起,开始用“斤”和“两”作为衡量的基本单位,沿用至今。 “斤”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像手举斧子形,其本义就是“斧子”。金文字形与甲骨文相似。小篆字形变成“斤”。隶书笔画简化,到了楷书又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斤”还特指古时的一种斧头,柄很长,用来砍削木材,这种斧头形状跟今天的手斧相当,但要比它大很多。

由于古代的计量单位和我们现在的不一样,很难直接换算,所以上面那种一斗米相当于几斤米的提问就存在疑问。我们只能换算法则进行大致估算。先秦等时代的一斤约合今2934克,秦一斤约375克,汉代一斤约595克,三国、晋朝一斤约668克,南北朝一斤约597克,隋代的“一斤”约重495克,唐、宋一斤约668克,元代一斤约597克,明代一斤约600克,清代及民国初年一斤约594克。现在的一斤合古人二斤半至三斤间。

宁瑞山宁瑞山优质答主

所谓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这既是五种物质元素,又是五个变化运动着的系统,每个系统有独特的运动规律和变化形式,相生相克,相互制约,在运动中维持着动态平衡,在不断的制约、消长中表现出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生成的。五种物质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推动和维持着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其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即木、火、土、金、水五个方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