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明日几点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时间点在8月7-9日之间,今年立秋是在8月7日0点0分开始。 立秋与立春、立夏、冬至一样,都是中国民间重要节日之一。“立”即开始的意思,而“秋”就是收获的含义。因此“立秋”意味著炎热向凉爽过渡,也是农作物进入成熟期的时候。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前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在早晨或傍晚,空气中会出现薄薄的雾气,也就是“白露”。随着温度的下降,露珠会越来越大,晶莹剔透。 随着温度不断降低,蝉的叫声也会渐渐低沉下去,仿佛是在怀念过去温暖的夏日时光。
立秋养生
1.滋阴养肺
肺与秋气相应,秋季干燥,气燥伤津。此时如果不注意养阴润燥,就很容易伤害肺部,出现痰中带血、喉痛等症状。所以立秋之后一定要注意清肺润肺,养阴生津。
2.祛湿清热
夏季暑热未消,湿气较重,导致人体常有困乏无力之感。中医上说“湿重如裹”,感觉身上像是戴着个沉重的帽子,很不舒服。另外由于湿气过重,还会导致关节疼痛、四肢沉重、身体乏力、头疼、疲倦、失眠、烦躁等情况发生。所以在立秋之际,祛湿清热仍然要认真对待。
3.调节情志
所谓“一夏无病三分虚”,虽然夏天很热,很多人食欲不振,体重都会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体内没有积存湿气或者热气,相反因为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耗损阳气,稍有不注意就非常容易生病。
所以在立秋这个节点上,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致,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大悲大喜。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虽然夏天天热食欲不佳,但人们的饮食摄入量并没有减少多少,再加上出汗过多,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和元气,所以在立秋之时很容易出现气虚的症状。
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地进补,特别是阴虚体质的人,适当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补益身体。但是切记不可大吃大喝,更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