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火旺之人应补什么?
首先,应该知道「火」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五气」中的「火」)。中医讲的「火」与西医所谓的「炎症」概念相近,是指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反应状态,可以是防御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反应增强的。 正常状态下,人体对致病因子的抵抗是偏弱的,一旦遇到细菌感染,人体会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来加以驱逐、消灭。但免疫功能的增强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则出现「火烧眉毛」的症状——发烧、咽喉痛、扁桃体发炎甚至化脓,全身乏力、精神不振等。这种情况在现代医学看来十分明白,就是身体抵抗力在对抗入侵的细菌;而中医认为,这是身体的「上火」了——肾火、肝火或心火上炎。
其次,要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身体的「上火」。这原因可能在于外界的刺激(如气候变化、生活环境等),也可能源于自身的内热(如嗜烟酒、久居湿地、喜吃肥甜等原因导致的体内湿热)。对于后者来说,「灭火」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将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药物称为「寒凉药」,临床常用的有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连、黄柏、板蓝根、蒲公英等等。这些药物大多性味苦寒,适合于热证、火证者服用。
还有「滋阴降火」类药物,代表药材有玄参、天冬、麦门冬、玉竹、地黄等等。此类药物多用于阴虚火旺者,症见潮热、盗汗、心烦、口干等症状。 最后,谈到「火」必然涉及到「水」的问题。因为「水火"既济"」才能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在运用清热降火中药的同时,还应当注意调节饮食结构,注意睡眠充足,不熬夜——这些都是保持机体「津液」充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