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有什么作用?
“津”者,唾也,唾液中较清稀部分。《内经》中称之谓涎,并指出其下咽的功能是“灌肠中”、“归于大肠” ,与小便之形成密切相关;而将黏滞的部分称为液,如痰饮等,指出其下咽后流注的部位在“肠胃中”、“归脾胃” ,与大便的形成密切相关。故后世医家多认为,津液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津液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产生的所有分泌物,如涕、泪、涎、唾、夜汗、尿、粪等,狭义的津液特指唾液中的清稀部分。
现在比较一致的认识是:津液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副产品。在人体内外环境中,一切具有润下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看作是津液的营养来源,它们通过各个渠道被吸收入体内后,大部分则变成了津液。只要及时补充津液的营养成分,使水液得以化生为津液,就不会出现津液亏虚的状况。补津液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直接摄取津液营养,二是间接补充水分。
1、直接提供津液营养物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少量多次地主动饮水,每次30~50ml,每日4~6次。这样可保持淋巴腺和扁桃体等滤泡经常湿润而不致萎缩,有利于局部黏膜的正常代谢;同时还可以稀释尿液,减少对肾脏的刺激,维持体内的水平衡。但要注意,喝水太多会稀释体液,产生水中毒,反而危害健康。
(2)进食富含水分的食物。食物中的水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起到滋润全身的作用。比如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水分,每天适量食用可以有效补充津液。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喜欢重口味,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食品都极易耗损津液。
(3)服用能够生津的药物。临床上常用的养阴生津的中药有南沙参、北沙参、玄参、生地黄、麦冬、玉竹、黄精、天花粉等,根据医嘱适当服用有助于滋补肾阴、滋养肝血。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专业医师的指导。
2、间接补充水分,即食疗。通过摄入含有较高盐分或糖分的水来增加体内的含水量。但这一方法的补充量受到肾功能、肝功能以及糖尿病等患者自身体质的限制,不易掌握。
总之,不论使用哪种方法补津液,都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一次性摄入过多反而会加重胃肠道负担。